2025年4月27日,廣電計量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待廣發證券、西南證券、中信證券、華創證券、華泰證券等62家機構調研。
公告顯示,廣電計量參與本次接待的人員共3人,為董事會秘書史宗飛,財務負責人習星平,證券事務代表蘇振良。
據了解,2025 年第一季度,廣電計量延續良好發展態勢,經營質量穩步提升。營業收入 6.18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5.16%,但第一季度營收占全年較低,核心下游行業訂單招標和驗收主要在下半年。凈利潤 482.35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302.86%,波動性減少并持續改善。公司現金流充足,截至 3 月 31 日短期資產超 10 億元,有效銀行授信額度超 50 億元,經營性現金回款正常。
在問答環節,廣電計量表示,2025 年公司整體人員數量保持謹慎增長,持續引進高端技術人才。2024 年首次單獨分類披露的數據科學業務實現營收增長 28.86%。集成電路測試與分析 2024 年營收增長 26.28%,2025 年一季度訂單延續高增長態勢。
據了解,廣電計量在商業航天、機器人及低空經濟等領域積極布局,并購方面保持積極審慎態度,2025 年初收購曼哈格,之后將繼續推進,按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調研詳情如下:
一、情況介紹
史宗飛和習星平對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主要經營情況進行說明: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延續良好的發展態勢,經營質量穩步提升。
從營業收入來看,公司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16%,實現持續穩定增長。公司業務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占全年的財務指標占比較低,公司核心下游特殊行業、汽車、集成電路等行業的訂單招標和驗收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因此,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無法線性推算全年的增速。
從業務訂單來看,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整體訂單金額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計量校準業務需求承壓、環保業務“三普”結束,兩項業務訂單增長較為緩慢,公司依托特殊行業、汽車、集成電路等新興行業的市場需求,通過技術創新,搶抓新興賽道的市場機會,實現新興業務目標市場訂單的突破與快速增長,拉動公司整體訂單的增長。
從公司凈利潤來看,公司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482.3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02.86%,與歷史同期數據相比,凈利潤的波動性逐步減少,并持續改善。公司繼續深化降本增效,以數字化賦能精細化管理,著力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同時,在傳統業務增長緩慢情況下,依托新興業務賽道的增長,拉動公司的整體利潤的增長。
從公司現金流來看,公司擁有充足的現金儲備和穩定的現金流,截至2025年3月31日流動性高變現能力強的短期資產超過10億元,公司有效銀行授信額度超過50億元,公司經營性現金回款處于正常水平。
二、問答環節
1.公司未來人員增速水平預期如何?
答:人工成本是公司最核心的成本要素之一,2024年,公司通過優化人才結構,人員數量有所下降,人均收入和人均凈利潤持續提升,助力公司利潤率的不斷改善。
2025年公司繼續深化精細化管理,適度優化人才結構,不斷向新興產業和創新能力方面傾斜,整體人員數量保持謹慎增長。公司持續引進高端技術人才,重點強化在衛星互聯網、網絡安全、人工智能、大健康、核能、深海設備等新興領域的研發力量,為企業創新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同時持續提高人效。
2.公司數據科學業務情況如何?
答:2024年,公司首次將數據科學業務單獨分類披露,是公司重點培育的新興業務之一。公司圍繞戰略性行業,打造軟硬一體的一站式服務測試能力,不斷提高圍繞軟件或系統的測試與服務能力。2024年數據科學分析與評價業務實現營業收入增長28.86%,未來公司將持續圍繞系統測試、網絡安全、數據治理等服務能力,覆蓋特殊行業、汽車、政務、航空航天等戰略性產業領域,打造成為公司重要的業績增長點。近幾年,隨著裝備的無人化、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的發展趨勢,各行業面臨的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挑戰越來越高,圍繞系統測試、網絡安全、數據治理等需求越來越多,預計特殊行業、汽車等行業具備快速增長的市場機會,有望形成新的業務增長點。
3.公司對集成電路檢測行業未來發展有怎樣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