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化和數字化的浪潮下,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即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技術作為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指標,正深度賦能各行業產品的品質升級。2日21日,2025先進NVH技術論壇在廣州順利舉辦。論壇以“數智聲振,靜享新質未來”為主題,匯聚了協學會、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與技術精英,以及汽車、特殊裝備、軌道交通、船舶等各行業企業嘉賓,旨在通過搭建高層次、高水平的技術交流平臺,匯聚各方智慧,研討解決行業共性NVH痛點難點問題,構建產學研檢用高效協同的創新生態,加速減振降噪技術提升與轉化應用,推動NVH行業標準制定實施,共同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高質量發展。
本次論壇由中國振動工程學會人因振動工程專業委員會、中國設備管理協會設備診斷與自愈工程委員會、上海市振動工程學會、廣東省連接器協會、試驗檢測行業協會聯合指導,廣電計量檢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共吸引近300名產學研用各方代表參會。
大咖領航 共建互融
繪就NVH發展新藍圖
隨著現代工業技術的不斷發展,NVH控制技術已從單一性能指標演變為高端制造的“品質基因”,新能源汽車的靜謐駕乘體驗,高速列車的平穩運行,航空航天及低空裝備、船舶、新型儲能等高端裝備的性能和品質提升都與NVH息息相關,是現代產品人因工程設計和質量評估的重要指標之一,在眾多行業中有著廣泛應用。
大會現場
廣電計量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明志茂致辭表示,NVH技術的突破是推動產業升級和“綠色化”發展的關鍵力量,但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諸多痛點難點問題和挑戰。作為國內NVH技術解決方案的先行者和建設者,廣電計量愿與產學研用各方攜手,進一步促進跨領域的交叉創新,建立跨行業、跨地域的NVH評價體系與數據共享機制,協同推進NVH技術在產業應用、標準引領、生態賦能等領域取得更多突破,為新型工業化和智能制造轉型升級注入“靜”動能。
國際知名NVH專家Fadi Zara致辭表示,儲能行業同樣面臨減振降噪的需求和挑戰,需要應用先進NVH控制技術使儲能系統更加安靜和高效。未來噪聲和振動控制需要更智能、更集成的解決方案,可將AI和機器學習等新工具、新技術應用到NVH開發中,通過預測性維護系統和實時噪聲控制技術助力產品設計優化。
廣東省連接器協會秘書長梁宇彤致辭表示,廣東省作為我國連接器產業的重要基地,近年來在NVH技術領域取得了顯著進步,越來越多的企業將NVH技術作為核心競爭力,加大研發投入,引進高端人才,在材料、工藝、設計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協會將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同行的交流合作,推動NVH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應用,為推動我國NVH技術進步做出貢獻。
中國設備管理協會設備診斷與自愈工程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江南大學智能制造學院院長李可致辭表示,隨著全球科技革命的深入推進,NVH技術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如何在復雜多變的技術環境中實現NVH的精準控制已成為行業共同關注的焦點。希望通過跨領域的合作與協同創新,加強交流、深化合作,攜手應對行業挑戰。
前沿議題 思維碰撞
打造NVH技術盛宴
本次論壇邀請了8位來自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計量檢測機構等產學研檢技術專家,聚焦汽車、高速列車、機械裝備、特殊裝備等高端制造行業,圍繞聲品質優化與提升、新型減振降噪方案、數字孿生技術應用、健康監測與診斷等NVH前沿議題作報告研討,通過跨行業、跨領域的經驗分享和技術成果展示,促進NVH技術的跨界融合與場景化落地,碰撞行業智慧火花。
中汽研(天津)汽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鄧江華作《智能座艙音響音效與整車靜謐性的協同》報告
浙江大學副教授、博導鄭旭作《面向聲學舒適性的汽車路噪主動控制》報告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導李富才作《機械裝備健康監測與診斷技術》報告
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導劉后廣作《基于聽覺生理結構的車內噪聲聲品質預測與聲學事件識別》報告
國防科技大學研究員、博導肖勇作《基于超結構的低頻減振降噪技術》報告
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湯晏寧作《高速動車組發展現狀及減振降噪技術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