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廳已指定49類出口至美國的重點監控商品,例如太陽能電池板、卡車用鋼輪、人造石板材和鋼管等。相應出口商在申請原產地證書之前,必須先申請商品原產地核查。
外貿廳還計劃增加重點監控商品清單,密切跟蹤其他高風險商品的貿易數據,這些商品可能通過冒充泰國產品來規避反傾銷或301條款、232條款。未來將繼續評估和擴大重點監控商品范圍,并持續與美國海關合作,防范假冒泰國原產地行為。
歐亞經濟聯盟優化與第三國貿易時原產地證明有關規則
近日,歐亞經濟聯盟法律門戶網站消息,歐亞經濟委員會發布決議草案《關于對2022年5月19日第85號決議進行修訂》,修訂內容主要包括:
為了自由貿易,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與第三國貿易時必須通過特定文件(比如貨物原產地證明)來確認貨物原產地,2022年第85號決議臨時允許,用電子或紙質復印件代替,后續6個月內補交原件,新提案建議將該便利措施延長至2029年12月31日。
增加內容:不再要求申報人手寫或打印聲明于證書復印件背面,關于后續補交原件的義務,相關信息只需以編碼方式在報關單中填報即可。
法規生效時間為:公布后30天。
韓國最新《化學物質的分類及標識等規定》修訂版生效
韓國化學物質安全院發布第2025-7號公告,正式對《化學物質的分類及標識等規定》進行修訂,新規即日起生效。
此次修訂依據《韓國化學物質注冊與評價法案》、《化學物質管理法》及其施行規則相關條款,重點強化石棉類物質的管控措施,旨在提升化學物質管理規范性,確保公眾健康與環境安全。
此次修訂的核心內容之一在于對石棉類物質的分類和標識進行了更為嚴格的規定。青石棉(Crocidolite)、褐石棉(Amosite)、直閃石石棉(Anthophyllite asbestos)、陽起石石棉(Actinolite asbestos)、透閃石石棉(Tremolite asbestos)以及白石棉(Chrysotile)等石棉類物質被明確列為禁止物質,并標注其具有致癌性和特定靶器官毒性(反復接觸)。
這些物質在標示時需使用GHS08象形圖,并配以“警告”信號詞及H350(致癌性)、H372(特定靶器官毒性,反復接觸)等有害性危險性說明。
需要注意的是,含有1%及以上的上述石棉類物質的混配品也在禁用范圍內。韓國相關部門要求涉及的企業立即展開排查,嚴禁生產、銷售和使用此類違規混配品。
韓國修訂化妝品外包裝標識要求
韓國食藥部(MFDS)發布通告,修訂化妝品法有關標識事項。主要內容包括:
提出化妝品外部包裝標記義務要求。化妝品標識應包括名稱、商家商號、地址、成分、容量、重量、使用期限、價格和注意事項等內容,允許消費者無需打開包裝或容器可在查看化妝品的主要信息;
將多個化妝品捆綁包裝的套裝包裝,只允許在外包裝顯示最早使用有效期;
在包裝上難以標明全部注意事項的染發劑和脫鹽、脫色劑、脫毛劑,可以提供附件以提供各產品的詳細注意事項。
阿根廷降低服裝、布料和鞋類進口關稅
阿根廷《紀事報》報道,阿根廷政府近日宣布降低服裝、布料和鞋類的進口關稅,以刺激市場競爭并降低國內市場價格。
阿經濟部長卡普托通過社交媒體表示,服裝和鞋類關稅將從35%降至20%,布料從26%降至18%,其他紗線從18%調整至12%、14%或16%。相關措施將在《官方公報》發布后生效。
阿根廷簡化部分產品進口手續、認證流程
阿根廷《金融界報》近日報道,阿根廷放松管制和國家轉型部通過第16/2025號決議,廢除第731/87號、第524/98號和第169/18號決議,取消符合國際電氣安全認證(IEC)電氣產品的本地認證要求。此外,已獲得CE(歐洲)、EAC(歐亞)、CCC(中國)、UKCA(英國)、NOM(墨西哥)、SEC(智利)、Inmetro(巴西)和UL(美國)認證的電氣產品也無需再進行本地認證。決議并取消低壓電器產品(低于50V)的進口管制。
同日,阿根廷經濟部工業和貿易國秘處通過第26/2025號決議,簡化水泥(含一般用途水泥、特殊性能水泥、高性能技術(TAR)道路混凝土水泥和磚石水泥)進口認證要求,將對高標準監管市場及鄰國(巴西、智利、玻利維亞、巴拉圭和烏拉圭)有關機構頒發的認證報告予以認可。此外,上述國際認證報告在阿境內營銷時同樣具有效力。報道稱,上述舉措將大大減少商品進入阿市場的時間和費用成本,有效避免重復認證,促進市場競爭,帶動相關產品價格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