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受到新冠疫情危機和汽車產量下降的影響,技術和服務供應商博世集團在2020年仍然保持了積極的發展態勢,業績表現優于預期。據財報初步數據顯示1,集團息稅前利潤總計約達19億歐元,息稅前利潤率約為2.5%。在調整重組支出后,息稅前利潤約達33億歐元,利潤率則約為4.5%。博世集團總銷售額達716億歐元,在調整匯率影響后,同比下降4.4%。
“在新冠疫情影響之下,博世集團全年業績依然實現盈利。為此,我們必須感謝全體員工所付出的努力。集團多元化業務發展和全球化布局為此做出了貢獻。集團在可持續交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未來關鍵領域的投資,確保我們進一步擴大在創新上的領先優勢。”
——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
沃爾克馬爾·鄧納爾博士
博世集團首席財務官及董事會副主席Stefan Asenkerschbaumer教授(左)與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沃爾克馬爾·鄧納爾博士(右)
博世認為,結合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智能物聯網將創造價值數十億歐元的增長機遇。“我們希望成為領先的智能物聯網企業,”鄧納爾博士說道,“憑借集團在電子和軟件領域積累的豐富知識和專業技術,我們比大多數競爭對手更有優勢。”
決策制勝:充足的自由現金流保障財務回旋余地
2020年春季,諸多國家的經濟和行業的發展受到疫情封鎖的影響,博世的銷售額也因此出現驟降,但在下半年實現了大幅回升。“新冠疫情危機之下,我們對集團業務在2020年的總體發展非常滿意,”博世集團首席財務官及董事會副主席Stefan Asenkerschbaumer教授指出,“我們迅速采取了行動,控制成本和資本支出與銷售額下降的幅度保持一致,與此同時,重視發展潛力巨大的新興業務領域。”由此,博世獲得了約50億歐元的自由現金流,達集團歷史上最高水平,從而確保博世在危機之下有足夠的財務回旋余地。博世將資本支出率維持在5%左右,較上年節省了約10億歐元現金。
可持續增長:聚焦氣候中和和電氣化交通
新冠疫情危機之下,博世始終堅持把戰略重心投向未來關鍵領域,并強調業務的可持續發展。2020年春季,博世集團克服疫情干擾,達成重要里程碑,在全球400個業務所在地實現了氣候中和。“我們信守承諾。根據集團內部統計顯示,憑借著更少的碳抵消額和更經濟的成本,博世已在2020年春季成為全球首家實現氣候中和的工業企業,比原計劃更早達成了這一目標。”鄧納爾博士表示。目前,博世正在開展相關的獨立審計。與此同時,鄧納爾博士也重申了博世的下階段目標,即在2030年實現供應鏈端二氧化碳減排15%。
博世氣候解決方案業務部(Bosch Climate Solutions)正在向科德寶、漢斯格雅 、科勒紙業集團等客戶分享實現氣候中和的相關經驗。“我們全新的咨詢服務正在協助各大企業實現氣候中和目標、同時開拓博世全新的業務領域,”鄧納爾博士說道。由此,博世的業務發展重心之一是為未來出行提供新的、改進的技術解決方案。為實現可持續交通,博世已在電氣化動力總成領域投資了50億歐元。
今年,博世還將投資7億歐元開發包括燃料電池在內的電氣化交通解決方案。這一投資規模較去年增加近40%。“電氣化交通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成為博世的一大核心業務。我們的目標是在以電池及燃料電池為主要驅動力的電動出行領域成為市場領導者。從電動自行車到卡車,博世在電氣化交通產品上的多元化優于其它企業。”鄧納爾博士同時解釋道,博世在該領域的大規模前期投資已取得相應成果,集團電氣化動力總成業務的增速是市場的兩倍,市場價值高達數十億歐元。自2018年以來,博世已開展了90個有關項目,僅去年一年就新增30個項目,銷售額達75億歐元。目前全世界超過250萬輛新能源車裝配有博世的電動動力總成配件。
結構調整:平穩實現過渡
在鄧納爾博士看來,行業結構調整和即將實施的歐7排放標準將促使汽車行業步入一個充滿挑戰的過渡階段。他表示:“電氣化交通即將來臨,多年來博世也一直在推進業務的轉型。而集團用于發展電氣化交通的前期投資都來自于我們現有的動力總成業務。”對博世和其它企業而言,至關重要的一點在于平穩實現過渡,以確保盡可能多的員工都能跟上變革的進程。“電動車依靠可再生電力驅動可以實現碳中和,而柴油和汽油車如果使用合成燃料驅動也能實現碳中和。我們不應讓歐7排放標準限制后一種技術手段的發展,它同樣能減緩全球變暖。”即便是現在,柴油和汽油發動機也不會對城市空氣質量造成重大影響。
“從社會和經濟角度出發的考量未必完全與生態發展的考量相沖突,”鄧納爾博士認為,“我們必須在經濟、生態和社會因素之間保持平衡。”鄧納爾博士還表示博世在助力汽車行業轉型,讓未來出行更加綠色、更加氣候友好。與此同時,還要保障就業。
使用合成燃料實現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