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擘畫出我國新能源產業全新的發展藍圖,在多重利好政策的有力支撐下,新能源賽道必將加速而行,新模式、新業態也將隨之不斷涌現。如若問“十四五”期間我國電力系統值得關注的新模式、新業態有哪些?無疑,源網荷儲會輕松入圍。隨著國家及各省(市)政策加碼,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近幾年,正泰儀表緊緊圍繞工業園區源網荷儲各環節的發展痛點,加速產業布局。通過多年來厚植智能配用電創新土壤,并以正泰集團強大的產業鏈為加持,正泰儀表在近零碳工業園區源網荷儲一體化領域儲備了強勁的發展動能。
正泰儀表源網荷儲一體化解決方案架構
政策暖風頻吹 正泰儀表精準布局
自2021年3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推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來,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在多地“十四五”能源發展中皆有明確體現。
廣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在城市商業區、綜合體、居民區,依托光伏發電、微電網和充電基礎設施等開展園區內(居民區級)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浙江省《“十四五”新型電力系統試點建設方案》提出,創建一批園區級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預計將建設試點項目約65個,新增市(縣)、園區內新能源就地消納約50億千瓦時;廣西發展和改革委在對外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我區增量配電業務改革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鼓勵增量配電網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供電園區建設,向清潔化、低碳化發展……
隨著宏觀層面政策暖風頻吹,正泰儀表搶抓“政策紅包”釋放的紅利期,在經過大量市場調研與分析后,準確把握工業園區電力運行痛點:
源:多數園區光伏發電與電網電源并存,而光伏發電重建設,輕管理,無法保證安全運行。
網:園區變壓器運行狀態、配電線路運行狀態和用能設備運行狀態基本依靠人工巡檢,無法及時掌握異常信息,存在安全隱患。
荷:園區內安保負荷、可調節負荷、可中斷負荷設備尚未分開管理,無法適應需求側負荷管理響應要求。
儲:儲能設備未與能源供應、負荷監控系統聯動,只是按峰谷時段固定運行,無法響應銷峰和移峰平滑負荷的需求。
針對上述痛點,正泰儀表打造了源網荷儲一體化解決方案,以園區智能融合終端為核心,以智能電能表、智能斷路器、光伏解決方案、儲能解決方案、管理系統軟件等為抓手,通過HPLC+BLE雙模通信將園區內源、網、荷、儲設備及監控設備組成一個局域微網,從電源側、電網側、負荷側、儲能側全方位發力。
正泰儀表源網荷儲一體化解決方案通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管理、光伏發電預測、多余發電接受政府邀約虛擬電廠發電上網賺取差價,提高經濟效益,降低碳排放,響應國網雙碳需求,實現園區能源管理智能化;結合各類電參數傳感器和非電參數傳感器,達成從園區變壓器、配電柜、供電線路、動力箱運行狀態監測到用電末端重點用能設備運行狀態監測,以靈活和直觀生動的數字化孿生技術展示配網狀態,實現配用電網絡可視化;通過有序用電下的負荷精準控制(保安負荷、可調節負荷、可中斷負荷)和需求側管理,建立園區綜合能源系統經濟優化調度模型,實現負荷調度有序化;根據分時電價政策、負荷峰值狀況等建立混合儲能調度模型,達成泛谷充峰放、銷峰填谷、平緩負荷、抑制脈沖需量等功能,利用峰谷套利賺取峰谷差價、降低需量峰值、減少電費支出,實現儲能效益最大化;準確核算區域內各類公共建筑、產業設施、能源中心等能源活動產生的碳排放,光伏、風能等綠色能源碳匯減碳量,滿足政府碳信用市場建設,實現碳計量結算。
正泰儀表以此理念打造的溫州儀表園區1MW/2MWh儲能系統、800 kW光伏發電系統,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
源網荷儲必然選擇 正泰儀表優勢明顯
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引領下,綠色低碳已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工業園區作為工業企業聚集發展的核心單元,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基礎單元,因此多地政府都在引導企業向綠色低碳發展轉變。
如溫州市在《關于印發溫州市制造業千企節能改造行動方案(2021-2023)的通知》中要求,新建工業廠房屋頂光伏安裝比例達到100%,對于實際運行的分布式儲能項目,按照實際放電量給予儲能運營主體0.8元/kWh的補貼。
可以預見,伴隨著大規模分布式新能源的接入,源網荷儲因能解決各環節協調不夠、各類電源互補互濟不足的問題,將成為工業園區的必然選擇。那么正泰儀表具有哪些發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