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儀器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立功介紹,目前公司正積極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長效激勵體系;進一步建立完善的現代國有企業制度,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儀器儀表產業,成為全球知名的電子測量技術、產品和服務供應商。
科技創新:從“跟跑”到“領跑”
如果說公司制改革是必不可少的點火器,那么科技創新則是助推企業不斷前行的新引擎。
從兩所一體化開始,過去的五年間,科技創新成為了助推中電儀器發展的一條鮮明主線。
李立功說,從秦嶺腹地的大山深處開始,無論是地處閉塞的老三線,還是搬遷到淮河岸邊的蚌埠和黃海之濱的青島,中電儀器從誕生之日起,基因里便融入了艱苦卓絕的求索精神和百折不撓的創業勇氣。
這種不變的精神和勇氣一旦與全新的體制機制和創新引擎耦合,便迸發出強勁的發展動力。
一組組數字見證了科技創新所帶來的“核聚變”。電子測量儀器產品市場銷售逐年遞增,2015年在2010年的基礎上實現了“翻一番”;元器件產品市場銷售2015年增長到2010年的5倍以上;養殖電子仍保持70%以上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國際市場增長較快……
成功突破毫米波頻段多項關鍵技術,自主研制出頻率覆蓋到500GHz太赫茲系列測試儀器等,打破了國外對我國高端儀器的技術封鎖和產品禁運,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太赫茲測試儀器研制國家。
群體性突破電子測量儀器技術開發,特別是以矢量信號發生器、多功能矢量網絡分析儀為代表的新一代微波毫米波測試儀器,綜合技術水平國際先進,打破了西方對我國高端微波毫米波測試儀器的技術封鎖和產品禁運。
“十二五”期間,中電儀器專利申請突破1000項,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連續三年居中國電科集團第一;單年最高專利申請受理達368項,在全國科研單位中名列第四。
“十二五”期間,中電儀器共承擔電子測量儀器及元器件科研項目近700項,較“十一五”增長近200%,突破諸多關鍵技術并填補多項國內空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五年來,中電儀器在很多產品和技術領域,不斷取得技術突破,一次又一次打破國外封鎖禁運,走出國門,產品出口逐年提高。儀器儀表、元器件、孵化養殖設備出口銷售整體保持較好增長勢頭,產品遠銷非洲、美洲、中東、東南亞、歐盟及俄羅斯等地區和國家。
伴隨著軍民融合進入加速實施階段,中電儀器此前所儲備的科技成果也迎來開枝散葉的機遇,逐漸形成智能測試、智慧設備和高端元器件三大產業板塊。
李立功說,依靠科技創新帶來的強大動力,中電儀器已經成為我國高端電子測試技術及產業自主發展與保障的主導力量。將努力打造電子測試領域“大國重器”和“國內卓越、世界一流”的現代科技型領軍企業,實現中國儀器儀表產業的創新發展與騰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