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程虹接受中國質量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產品質量承諾制度在國際上是一種通行做法,在發達國家,當企業將其產品“掛”在那里,就是一種承諾。此次國務院部署推行企業產品質量承諾制度,既是對政府一直強調的落實企業質量主體責任的一次貫徹落實;也是遵循市場規律,讓消費者明白質量責任主體的一次創新;更是落實國務院推行的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的一個新制度。
遵循市場發展規律
到底誰該為質量負主責?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不同的人看待這個問題,角度大不相同。
記者通過微信和QQ等社交軟件,采訪了幾個來自不同領域的朋友,發現關于誰該為質量負主責方面,答案并不完全一致。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人員,都認為企業是質量的主體,當然應該負主要責任;在企業工作的人員,一方面承認自己對質量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同時認為政府(包括主管部門)也有責任;消費者則分為兩派:有的認為是企業,有的認為是政府。“出了質量事故,當然找政府,他們沒有監管好。”一位消費者說。
程虹認為,如果推行企業產品質量承諾制度,一個最大的創新,就是讓消費者看到質量的責任主體是企業,這樣今后消費者在進行消費時,就會有了更多的理性,從而摒棄“閉著眼睛購買,出了問題就找政府”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這就會提升消費者的質量意識,也會提升消費者的質量知識和水平,使得他們的消費更加有質量、也更看重質量。
在程虹看來,企業產品質量承諾制度,是一個完全遵循市場規律的制度,真正發揮了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的決定性作用以及市場在質量方面的主體作用。從市場來看,質量相關方主要有兩個方面,即供方企業和買方消費者,市場的供求和質量就是雙方的一個博弈,政府只需要提供一個公平的環境,作為質量的提供方,企業當然是負主體責任,一旦實施質量承諾制度,就能讓消費者對企業的產品質量進行約束和選擇,按市場規律來走。
“推行企業產品質量承諾制度和創新流通領域市場監管是兩個并列概念,不能把推行企業產品質量承諾制度作為流通領域市場監管的創新重點。推行企業產品質量承諾制度,目的應著眼于強化企業的質量自律意識,尤其是企業負責人的質量自律意識,推動企業積極履行主體質量責任;但企業的產品質量承諾不應成為市場監管的重點,市場監管應依法進行,市場監管要充分利用全社會的質量數據來進行創新,著眼于對大的質量問題的預判預警。”溫德成說。[pagebreak]
確保承諾權責對等
由事前審批更多地轉為事中事后監管,實行“寬進嚴管”,是國務院在推行簡政放權時一再提出的創新監管方式。李克強總理多次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指出,簡政放權是深化政府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的關鍵之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是簡單放權了事,改為備案制,更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轉變政府職能的核心要義是要切實做好“放管”結合。
程虹分析指出,推行企業產品質量承諾制度,完全符合國務院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改革的精神與做法。從國際通行做法來看,除非是涉及安全、環保、健康等方面的質量安全,需要政府建立強制性技術標準嚴格監管外,其他的質量政府多半采取事中事后監管。
遵循市場發展規律
到底誰該為質量負主責?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不同的人看待這個問題,角度大不相同。
記者通過微信和QQ等社交軟件,采訪了幾個來自不同領域的朋友,發現關于誰該為質量負主責方面,答案并不完全一致。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人員,都認為企業是質量的主體,當然應該負主要責任;在企業工作的人員,一方面承認自己對質量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同時認為政府(包括主管部門)也有責任;消費者則分為兩派:有的認為是企業,有的認為是政府。“出了質量事故,當然找政府,他們沒有監管好。”一位消費者說。
程虹認為,如果推行企業產品質量承諾制度,一個最大的創新,就是讓消費者看到質量的責任主體是企業,這樣今后消費者在進行消費時,就會有了更多的理性,從而摒棄“閉著眼睛購買,出了問題就找政府”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這就會提升消費者的質量意識,也會提升消費者的質量知識和水平,使得他們的消費更加有質量、也更看重質量。
在程虹看來,企業產品質量承諾制度,是一個完全遵循市場規律的制度,真正發揮了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的決定性作用以及市場在質量方面的主體作用。從市場來看,質量相關方主要有兩個方面,即供方企業和買方消費者,市場的供求和質量就是雙方的一個博弈,政府只需要提供一個公平的環境,作為質量的提供方,企業當然是負主體責任,一旦實施質量承諾制度,就能讓消費者對企業的產品質量進行約束和選擇,按市場規律來走。
“推行企業產品質量承諾制度和創新流通領域市場監管是兩個并列概念,不能把推行企業產品質量承諾制度作為流通領域市場監管的創新重點。推行企業產品質量承諾制度,目的應著眼于強化企業的質量自律意識,尤其是企業負責人的質量自律意識,推動企業積極履行主體質量責任;但企業的產品質量承諾不應成為市場監管的重點,市場監管應依法進行,市場監管要充分利用全社會的質量數據來進行創新,著眼于對大的質量問題的預判預警。”溫德成說。[pagebreak]
確保承諾權責對等
由事前審批更多地轉為事中事后監管,實行“寬進嚴管”,是國務院在推行簡政放權時一再提出的創新監管方式。李克強總理多次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指出,簡政放權是深化政府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的關鍵之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是簡單放權了事,改為備案制,更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轉變政府職能的核心要義是要切實做好“放管”結合。
程虹分析指出,推行企業產品質量承諾制度,完全符合國務院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改革的精神與做法。從國際通行做法來看,除非是涉及安全、環保、健康等方面的質量安全,需要政府建立強制性技術標準嚴格監管外,其他的質量政府多半采取事中事后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