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7日,經IEC/TC65(國際電工委員會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技術委員會)投票,我國自主提案《工業自動化設備和系統可靠性 第1部分:自動化設備可靠性數據保證及其來源規范》以87.5%的贊成率通過技術規范(DTS)投票,發布為IEC/TS 63164。
國際標準投票結果網頁
智能制造裝備及系統的可靠性設計、測試、管理和評價是國際共同關注的共性關鍵技術熱點問題。智能制造裝備可靠性指標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也是國產裝備的最大短板和發展瓶頸。然而,由于長期以來缺乏統一、完整、成體系的可靠性方法和標準,導致行業可靠性要求缺失、產品可靠性水平不高,動搖重大行業使用國產品牌的信心,嚴重制約了智能制造核心裝備產業的發展。
“十二五”以來,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以下簡稱“儀綜所”)在國家863計劃“高端儀器儀表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和“高精度硅壓力傳感器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開發”、工信部智能制造專項“功能安全和工業信息安全標準研究和驗證平臺建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NQI專項“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國際標準研究”等國家級專項的支持,聯合35家企業及科研院所,對自動化設備及系統在全生命周期內的可靠性設計、測試、管理和評價進行了深入研究,開展大量研究實驗,積累了近十年的可靠性數據,形成一系列針對我國發展現狀的理論成果和軟硬件工具。
部分可靠性測試環境和科研成果
基于前期研究,由全國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標委會(SAC/TC124)秘書處組織,成立可靠性標準專家組制定國際標準。2017年10月,該標準通過立項投票,并成立自動化設備和系統可靠性工作組(TC65/WG22),由儀綜所丁露博士擔任工作組召集人,成為IEC/TC65中首個擔任該職務的中國專家。
這是在智能制造裝備及系統可靠性領域我國提出的首項國際標準,規范了自動化設備可靠性數據的計算、實驗室測試和現場觀測方法,填補國際空白。此項國際標準的成功發布,表明我國在智能制造裝備及系統可靠性領域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各國認可,它將為促進制造基礎核心裝備整體性能提升技術支撐,為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為智能制造核心國際標準化組織IEC/TC65和IEC/SyC SM(智能制造系統委員會)國內技術對口單位,儀綜所長期積極推動智能制造領域國際標準化工作。在IEC/TC65及其4個分技術委員下屬的60個工作組中,我國共派出74名技術專家參與28個智能制造相關的國際標準工作組,每年參會達50余人次。我國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已有26項,其中16項已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