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是廣東省、廣州市的支柱產業之一,是拉動本地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據統計,廣東省現有整車制造企業25家,擁有改裝(商用)車生產資質的企業49家,規模以上零部件企業近900家。2019年,廣東省汽車制造業營業收入達到8404.78萬元,占全省制造業營業收入的6.15%。
毫無疑問,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包括廣東省在內的全國汽車市場的健康發展。疫情影響具體有多大?為對沖影響,廣東省出臺了哪些政策促進汽車消費?就這些問題,我們采訪了廣東省汽車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羅忠寧。
問:疫情對省內汽車銷量影響情況如何?
答:廣東是全國汽車產銷大省,汽車產銷已連續4年居全國各省市首位。2019年,全省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13.56萬輛和318.64萬輛(占全國總量的12%以上),同比分別下降5.39%和3.27%(下降幅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廣州市作為全國七大汽車城市之一,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8.48萬輛和293.05萬輛,占全省總量的90%以上,同比分別下降4.23%和2.11%。
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汽車產銷大幅下滑,廣東省和廣州市也不例外,廣東省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8.03萬輛和44.91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49.7%和42.5%;其中,廣州市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6.1萬輛和43.1萬輛。
問:今年以來,廣東省頒布了哪些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
答:2020年以來,廣東省、廣州市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
3月3日,廣州出臺了《廣州市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若干措施》,提出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車1萬元綜合性補貼、對置換或報廢二手車的消費者,在我市注冊登記的汽車銷售企業購買“國六”標準新車,每輛給予3000元補助。
4月3日,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印發《廣州市促進汽車生產消費若干措施》,提出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車1萬元綜合性補貼、2020年新增5000個巡游出租車/網約車運營車輛指標、置換“國六”標準新車給予每輛3000~6000元的補助、每月配置不少于1萬個中小客車競價指標等促進汽車消費措施。
4月27日,廣東省財政廳發布了《廣東17.8億財政資金支持汽車家電下鄉》的通知,將安排12億元支持開展2020年汽車下鄉專項行動,共有60款車型入選,預計可帶動汽車消費320億元。
此外,深圳市、佛山市等也分別出臺了《深圳市交通局關于新增特定小汽車指標的通知》《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佛山市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升級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等促進汽車消費政策。
問:協會在這些地方政策的出臺過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下一步還將為地方政府給出哪些建議?
答:針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協會先后向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等政府部門提交了書面建議(包括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減稅降費等)。此外,協會還參加了廣東省發改委組織召開的“2020年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部分行業協會座談會”和廣東省發展研究中心組織召開的“智能汽車產業發展與智能汽車消費”座談會,代表行業提出了有關建議。
下一步,協會的做法包括:一是繼續針對新冠疫情對企業造成的影響,開展相關調研活動,收集行業企業意見和建議,及時代表行業向政府建言獻策;二是借助“廣東省汽車產業研究中心”平臺,開展《廣東省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年度)》編寫工作;三是密切關注行業熱點和企業訴求,充分發揮行業代言人作用。
問:目前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整車、電池、關鍵配套產業)的發展情況如何?
答: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位居全國前列,以廣汽、比亞迪兩大汽車集團為重點企業,形成了整個珠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其中,廣州、深圳、肇慶以生產新能源乘用車為主,珠海、佛山、中山、惠州以生產新能源客車為主,佛山、云浮等是氫燃料電池率先推廣的先行示范區),擁有廣汽傳褀、比亞迪、東風日產啟辰、北汽紳寶、小鵬汽車等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全省新能源汽車年生產能力超100萬輛(含合資企業),已涵蓋整車生產、三電、電池關鍵材料等領域,實現了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產業化,基本形成以廣州和深圳為核心,珠三角及粵東西北相關地市配套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格局。
綜合廣東省新能源汽車近年來發展情況,呈現幾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