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工藝優化標準主要是指通過改變傳統生產工藝流程,或優化現有生產工藝實現降碳的技術與裝備標準。重點制定氫冶金、熔融還原煉鐵、氧氣高爐、短流程電弧爐煉鋼、連鑄連軋工藝、石化化工過程副產氫氣高值利用、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低碳煉化技術、合成氣一步法制烯烴、銅锍連續吹煉、液態高鉛渣直接還原、高效水泥熟料蓖冷機工藝、浮法玻璃一窯多線技術、陶瓷干法制粉工藝、低能耗高效加氫裂化(改質)技術、可再生能源低成本制氫等技術與裝備標準。
(3)末端治理標準
主要是指溫室氣體捕集、利用與封存相關的技術與裝備,包括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直接空氣碳捕集(DACS)等方面。重點制定工業領域二氧化碳捕集、分離、資源化利用、封存等技術與裝備標準。
(4)協同降碳標準
主要是指通過企業內部協同、上下游協同、產業鏈協同等方式實現協同降碳的相關技術與裝備,包括數字化綠色化協同、減污降碳協同、產業鏈協同等標準。
數字化綠色化協同標準主要是指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綠色化生產中的應用標準,包括智慧能源管控、數字化碳排放管理平臺、“工業互聯網+能效管理”、智能分析檢測等。
減污降碳協同標準主要是指工業生產過程中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減排相關的技術與裝備標準,包括工業尾氣、廢氣、廢水、固廢、危廢等污染物與溫室氣體的協同控制、綜合治理、系統治理等。
產業鏈協同標準主要是指不同產業間強化資源協同利用的相關技術與裝備標準,包括液態冶煉渣直接生產巖礦棉,工業副產石膏、鋁灰渣、赤泥、大修渣等深度處理用于建材,高固廢摻量的低碳水泥,全固廢膠凝材料,工業爐窯協同處置垃圾衍生燃料、危險廢物、污泥,煤氣化裝置協同處理化工廢物,鋼化聯產,煉化集成,產城融合等。
4.監測標準
監測標準主要是指能夠量化溫室氣體排放濃度、強度以及其對環境影響的相關檢測和監測標準,包括監測技術、監測分析方法、監測設備及系統等3類。
(1)監測技術標準
主要規范不同層面溫室氣體的監測方案、布點采樣、監測項目與分析方法、量值傳遞、質量控制、數據處理等內容,包括固定源溫室氣體監測技術、無組織溫室氣體監測技術等標準。
(2)監測分析方法標準
主要規范各溫室氣體監測分析方法所涉及的試劑材料、儀器與設備要求、分析測試條件、測定操作步驟、結果表示等內容,包括原/燃料碳含量測定、溫室氣體采樣/檢測、溫室氣體在線監測等方法標準。
(3)監測設備及系統標準
主要規范溫室氣體測定范圍、性能要求、檢驗及操作方法、校驗設備及系統等內容,包括碳含量測定設備、溫室氣體采樣/檢測設備、溫室氣體在線監測設備及系統等標準。
5.管理與評價標準
管理與評價主要指為實現減碳目標而進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動與評價。管理與評價標準包括低碳評價、碳排放管理、碳資產管理等3類。
(1)低碳評價標準
低碳評價主要是依據特定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對工業產品、企業、園區以及供應鏈的溫室氣體排放水平進行的綜合評價。主要包括低碳產品評價、低碳企業評價、低碳園區評價,以及低碳供應鏈評價等標準。重點制定量大面廣、能源屬性突出的工業產品低碳評價標準,以及鋼鐵、建材、有色金屬、石化、化工等重點碳排放行業的低碳企業評價導則、評價指標體系等標準。
(2)碳排放管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