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醫療設備進醫院。支持創新醫療器械研發,通過創新醫療器械應用示范項目,加快創新醫療器械臨床應用,支持創新醫療器械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對取得國家醫保耗材編碼、符合本市可另收費耗材目錄管理規定的產品,企業可直接申請掛網采購,實施一門受理,提高審核效率。列入本市創新產品推薦目錄的醫療器械產品可按規定直接入院使用。發布20項以上創新醫療設備重點產品供給清單,鼓勵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快醫學影像、放射治療、遠程診療、手術機器人等醫療裝備更新改造。(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申康中心、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市醫保局、各區政府)
(五)新材料中試服務進基地。到2027年建成12個中試基地,實現50個以上中試項目落地。鼓勵中試基地提供公共中試服務,公開新材料中試基地的專業場地、專業設備等服務能力信息。將園區中試基地的服務企業數量、成果轉化數量等指標,納入資源利用效率評價體系。鼓勵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和具有CNAS認可資質的材料研發、生產、檢驗檢測單位等,帶頭應用關鍵急需儀器裝備。每年支持10項左右新材料應用認證項目,支持比例不超過認證委托合同及檢測委托合同金額的30%,單個產品支持金額最高100萬元。(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市場監管局、各區政府)
(六)創新芯片進設備。加大關鍵行業關鍵芯片的規?;瘧?,打造創新高端芯片。支持車規芯片、服務器芯片、手機及個人PC主控芯片、工控MCU、FPGA、單北斗芯片和高端模擬芯片等相關芯片的首次應用,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創新芯片應用比例不斷提高。(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國資委、各區政府)
二、技術改造設備煥新行動
(七)推動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引導企業加快設備更新、產能提升、產品升級,到2027年,本市工業領域設備投資累計達到4000億元,設備更新約占50%。對投資2000萬元以上符合條件的技改項目優先給予貸款貼息和融資租賃補貼支持,對符合條件的銀行貸款項目,連續三年每年給予貸款利息50%,累計最高2000萬元的支持;對符合條件的融資租賃項目,給予不超過融資租賃合同設備投資額5%,最高2000萬元的補貼;對特別重大項目給予核定項目投資10%,最高1億元的支持。支持金融機構和企業積極爭取國家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政策,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推出“更新貸”“技改貸”“設備擔”等專屬產品。(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市委金融辦、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上海監管局、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各區政府)
(八)加強技改項目要素資源保障。對不新增土地、以設備更新為主的“零增地”技改項目,探索“零增地”技術改造項目承諾備案制;對不影響質量、安全的非關鍵環節,采用容缺后補、甩項后置等方式,推進全流程在線辦理,壓減審批周期。市區重點產業技術改造項目納入環評審批“綠色通道”,采取技術評估提前介入、申請材料容缺受理、公示和審查同步開展等方式,壓縮審批時間。(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規劃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應急管理局、市審改辦)
(九)強化全生命周期服務。建立由審改、發改、經信、規劃、環保、建設、金融等部門組成的技改協調工作機制,強化市區協同,加強準入、審批、建設、驗收等統籌。建立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項目庫,將清單庫、資源庫、政策庫所涉及信息疊加,建立清單化滾動推進機制,對接低息貸款、產業補貼、加速折舊、進口設備免稅等政策,研究“一企一策”支持方案,加快設備更新進度。(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審改辦、市規劃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應急管理局、市稅務局、各區政府、重點產業園區管委會)
三、數字經濟賦智賦能行動
(十)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研發與推廣。聚焦重點行業,對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等重大研發項目,放寬新增投資額度及支持比例,支持比例最高為項目新增投資的30%,支持金額原則上不高于1億元。鼓勵以用促研,對采購使用本市重點軟件產品的用戶單位,按照軟件銷售金額予以一定補貼。(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各區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