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分析實驗室的最主要固定資產就是大型分析儀器,下面就以維護與保養為起點,談談分析儀器的可持續運行保證。大型分析儀器經常給人一種“嬌嫩”的感覺,發生故障后的維修費用通常也是驚人的。其實如果使用得當,保養得法,完全可以也應當正常運轉相當長時間,如我們這里一臺1984 年引進儀器,至今已經二十年,仍然在一線工作中發揮作用。學習使用分析儀器并不難,做得好做得準就有一定難度,但真正難的是如何保證使其長時間可持續正常運行的狀態。
我們不應該在儀器有故障反映時才想到應該對儀器進行維護了,不僅要定期有目的地做,還要樹立一個觀念:維護與保養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保障保證一個良好的檢測狀態,確保得到準確的檢測數據。影響分析儀器的可持續運行有因素主要有:1、易損件清理更換不及時、2、硬件使用不科學、3、儀器本身選購及配置不當。各種分析儀器從結構、功能、應用各方面差別極大,但是經常出的問題以及維護保養的方向還是有一定的共性。這種共性就是:“儀器本身各個固定部件很少出問題,只有使用者經常接觸到的地方才容易出故障”。
下面分別就氣相色譜儀、氣質聯用儀、液相色譜儀談談各自的常見故障及常用維護。
第一部分氣相色譜儀
在使用氣相色譜儀時(以下主要以配有分流進樣口和氫火焰檢測器的氣相色譜儀為例),使用者經常做的對儀器結構有改變的行為莫過于換柱了,雖然換柱和扎針一樣,都是氣相色譜工作者的基本功。但是至少有一半的問題與之相關。
問題1:漏氣
進樣墊漏氣,接柱的固定螺絲漏氣,尤其是使用填充柱而又采用硅石墨墊更會如此。如果用橡膠圈好些,但是不需用,需要定期更換。毛細柱由于采用石墨墊圈則漏氣問題相對好些。
問題2:固定位置不準
這是制約靈敏度的一個關鍵點。填充柱由于是剛性的,尺寸形狀固定,在換裝時一般容易掌握。常出問題的是毛細柱,由于其本身柔性,在進樣口和檢測器內的長度完全由使用者個人掌握,如果把握不準,會成為制約實驗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同公司儀器的裝柱尺寸是不同的,在使用不同襯管時也有很大區別。有些儀器提供了專用的測量工具,有些則沒有。
問題3:清理更換不及時
這是硬件無故障而檢測狀態不好的主要原因,其具體表現就是污染。如:進樣口襯管及玻璃棉污染,柱內污染,檢測器污染,如果不及時更換或清洗,會造成基線不穩,靈敏度下降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