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中國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促進會:
為落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加快推進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進一步指導地方明確改革方向,總局制定了《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頂層設計方案》,現印發你們。請各地認真貫徹落實,進一步加強領導,細化方案,完善措施,確保改革順利推進。
執行中如遇問題,請及時與總局特種設備局聯系。
質檢總局
2016年2月23日
按照《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國務院關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20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編辦質檢總局關于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實施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4〕8號)的要求,為落實總局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加快推進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制定本方案。
一、加快改革的必要性
特種設備是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廣泛使用的重要裝備設施,具有較大潛在危險性,直接關系生產安全和公共安全,一旦發生事故,將嚴重影響社會生產生活秩序。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均頒布有關特種設備的專項法律,設立專門機構,對特種設備實施嚴格的安全管理。
1955年開始,我國對鍋爐、起重機械等設備實施安全監管,經過60年的發展,形成了覆蓋8大類特種設備,涵蓋設計、制造、安裝、改造、修理、經營、使用和檢驗等8個環節的全過程安全監管制度,推動出臺了《特種設備安全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建立健全了法規標準、安全責任、動態監管、風險管理、科技支撐和績效評價等6個工作體系,培育發展了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和檢驗隊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特種設備安全狀況持續好轉,萬臺設備死亡人數從2002年的1.19下降到2015年的0.36,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特種設備安全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事故率仍然較高,重特大事故仍有發生,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特種設備向大型化、高參數、高風險方向發展,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仍存在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突出問題。一是特種設備安全狀況和監管水平與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質量安全需求不適應;二是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和檢驗力量與設備快速增長的客觀需要不適應;三是特種設備監管方式與市場經濟條件下安全節能工作的需要不適應。具體表現為:一是雖然傷亡事故明顯下降,但是大量的故障和隱患未能很好地控制;二是企業的主體責任未能充分落實,市場機制的作用發揮不夠,相關方作用發揮不充分,多元共治格局未有效建立;三是監管方式、機制不夠科學,工作體系還不完善,依法治特的環境尚未完全形成。上述問題需要通過加快推進安全監管改革加以解決。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節能環保、綜合治理”,按照“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的工作方針和“創新發展、真抓實干、穩中求進”的基本要求,綜合運用戰略思維與系統思想,“放、管、服”相結合,以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推進簡政放權、優化安全監管、實施多元共治,推進特種設備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基本原則。
——堅持依法治特。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深化改革與貫徹落實《特種設備安全法》相結合,健全立法、執法、守法、普法的法制監督體系,堅持權責一致,依法落實相關方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