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博物館專用太赫茲安檢儀
產品(技術)關鍵指標:
硬件部分:工作頻段:340GHz;工作距離:3.5米-6米(可根據現場實際需求進行調整);安檢區域:2米×0.8米;成像景深:0.8米;成像分辨力:優于1厘米(具備三維成像功能,縱向分辨力優于2厘米);全區域成像時間:小于0.5秒;快速檢查通過率,800人/小時。
軟件部分:具備圖像智能濾波、邊界提取等后期圖像處理功能,具有危險物自動識別、報警、細節再現功能,滿足重要文物場所的安防人員的使用需求,并支持TIFF、BMP、JPEG等常用數據格式輸出。軟件具備可擴展功能。
實施目標:設備產能達到10臺套/年,項目實施期內完成5臺的示范應用,實現收入達到1200萬元以上。
三、文物保護專用X射線成像/分析設備
應用先進的X射線雙模襯度(吸收襯度、相位襯度)成像技術、X熒光分析技術,構建相應的X射線波譜數據庫,配套相應的儀器分析軟件和圖像處理軟件,形成文物保護專用X射線成像診斷系統和便攜式X熒光分析儀。實現絲綢、木質、竹質、紙質等文物進行內部微細結構信息的現場及實驗室提取分析。
重點任務包括:
1、文物保護專用X射線成像診斷系統
產品(技術)關鍵指標:
硬件部分:射線源能量:<160kV(可調);射線源輸出功率:20W(100kV時);細節最高分辨能力:5um;最小物距:50mm;被檢目標最大尺寸:300mm×300mm;圖像動態范圍:16bit;圖像陣列格式:>4096×4096;曝光時間:10s到分鐘量級(視目標材質和空間布局而定);典型穿透深度:>20cm(針對典型輕元素材質文物;更高穿透深度可根據“穿透深度正比于射線源強度的對數”關系,選擇合適的射線源強度來提高成像穿透深度);控制方式:計算機;數據讀出速率:>1MHz;冷卻方式:風冷。
軟件部分:具備圖像智能濾波、邊界提取等后期圖像處理功能,滿足文物X射線雙模襯度成像與數據分析需求,具備文物特征提取、識別、分類等功能,支持TIFF、BMP、JPEG等常用數據格式,滿足交互查詢、檢索需求。軟件具備可擴展功能。建立針對青銅、陶瓷類文物的典型X射線波譜譜庫,譜庫容量可達3TB以上。
實施目標:設備產能達到10臺套/年,項目實施期內完成5臺的示范應用,實現收入達到1200萬元以上。
2、便攜式文物保護專用X熒光分析儀
產品(技術)關鍵指標:探測器:電致冷SDD探測器;激發源:50KV/100μA;檢測時間:1-2秒進行牌號預報,10秒內進行精確元素分析;測量元素范圍:硫(S)-鈾(U);校正方式:Ag片;操作環境要求:-20℃- 50℃,濕度≤90%;顯示器:高分辨率PDA;數據處理能力:可在PDA內進行編輯,可導入PC機進行保存打印,配備海量存儲設備。
實施目標:設備產能達到500臺套/年,項目實施期內完成50臺的示范應用,實現收入達到1000萬元以上。
四、遺址風險管理裝備及系統
系統能夠滿足偏遠地區遺址類文物的風險管理、看護人員野外生存、補給、區域監控、信息通訊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