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式編碼器進度主要由碼盤刻度線精度決定,精度越高,刻度線越多,碼盤體積越大,其技術難點就在于碼盤的加工生產;磁電式編碼器使用磁場感應元器件代替碼盤,因此可以在提高精度的同時保證體積相對較小,所以在高精度但對編碼器體積有要求的前提下使用磁電編碼器,同時磁電式編碼器采用的磁場感應工作原理,相對于光反射過程相對簡單,過程更為可靠。但是磁電編碼器價格比較昂貴,目前僅在精度要求、工況要求相對較高的領域適用,隨著未來磁場感應元器件價格的下降,磁電式編碼器將會有替代光電式編碼器的趨勢。
編碼器作為伺服系統的信號反饋裝置,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伺服系統的精度。伺服驅動器驅動電機運轉,電機帶著編碼器旋轉,編碼器的反饋型號輸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就能知道電機的運轉情況,從而得出電機的轉速,移動位置和移動距離等。控制器根據編碼器反饋的信號經過計算得出偏差結果,再次控制電機運動,糾正偏差,從而精確控制電機的轉速、位置、距離和力矩等系統變量。
伺服編碼器內部結構
編碼器技術作為伺服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高精度編碼器研發難度非常大,目前國內和國外的伺服系統大部分廠商都是匹配第三方編碼器。目前世界上編碼器龍頭企業是德國Heidenhain公司,其產品選型范圍廣,品種齊全;比較著名的公司還有日本的尼康和佳能,他們憑借在光學儀器生產中常年積累的經驗,生產的光電式編碼器具有性能穩定,精度高,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隨著國內研發投入的不斷提高,目前部內企業已經掌握編碼器技術,比如匯川技術已經能夠生產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23位編碼器,從而降低了整個伺服系統的制造成本,在行業競爭中取得優勢。
伺服系統未來發展趨勢
數字化、智能化、簡易化、網絡化和高效化是伺服系統的未來發展趨勢。隨著電子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伺服系統的發展也在不斷升級。現代伺服系統多采用交流伺服驅動系統,隨著工業4.0、工業物聯網等理論的提出,現代伺服系統正逐漸向數字信號控制、網絡模塊控制方向轉變。數字控制技術、總線控制技術等現代化技術已經逐漸被高端伺服廠商采用。隨著智能制造的逐步發展,五大發展趨勢將逐步顯現。
1.數字化
數字控制技術取代模擬控制電路在伺服系統中是一種必然趨勢。以模擬電子器件為主的伺服控制單元將會被采用全數字處理器的伺服控制單元全面取代。在伺服控制方面將逐步轉變為軟件控制,以便在伺服系統中應用現代先進的控制方法。數字化控制相比傳統控制方法,在響應數度和運動精度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
2.智能化
智能化主要是指伺服驅動器智能化。目前伺服內部控制核心大都采用新型高速微處理器和專用數字信號處理機(DSP),,伺服系統數字化是其實現智能化的前提條件。智能化趨勢是運行參數都可以通過人機對話的方式來設置;故障自診斷與分析;參數自動修正的功能等。
3.簡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