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電子戰(EW)系統開發人員面臨著眾多挑戰,其中包括日益增加的頻譜擁堵以及以更高的探測靈敏度對更寬的帶寬進行監視等難題。此外,系統開發人員還面臨巨大壓力,要縮短開發時間,眾多現有開發模型難以應對,因而需要各類定制型硬件和固件設計,以便在尺寸、重量和功率三重限制下提升性能水平。
電子戰系統可以識別和反擊監視與跟蹤雷達等電子威脅。電子戰系統通常分為電子支援(ES)、電子攻擊(EA)和電子保護(EP)三類。
電子支援系統用于攔截和測量信號參數,以識別信號源并進行威脅分析。電子攻擊系統會產生干擾信號,以壓制真實脈沖。數字射頻存儲器(DRFM)是一種用于欺騙雷達的欺騙技術。電子保護系統主要用于處理和存儲輸入信號以構建信號數據庫。該數據庫是一個持續更新的查詢表,用于識別未來雷達系統。傳統上,這些系統是在模擬平臺上開發的。現代系統的數字化水平更高,可以利用可編程邏輯器件強大的信號處理能力。
在這些系統中,不明目標威脅的探測需要一個可以工作于較寬頻段的接收器,以識別威脅并發動對抗措施。典型的電子戰系統的工作頻率范圍是直流至20 GHz。在寬帶寬要求以外,實戰電子戰系統還要求高動態范圍、高靈敏度和精確的脈沖特性描述性能,新系統也要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靈敏度監視目標帶寬。電子戰系統接收到的輸入信號可能來自眾多不同來源,并且需要識別和區分每一個來源,此時,情況變得更加復雜。在敵方有意為之的干擾以外,不斷增加的頻譜擁堵,特別是通信基礎設施的快速擴張導致的頻譜擁堵問題進一步增加了有效探測的難度。
尺寸更小、重量更輕、功率更低的復雜系統使開發周期變得越來越長。然而,新一代現成解決方案和可編程構建模塊可為這些挑戰提供解決方案。對任何電子戰系統來說,兩個關鍵構建模塊是模數轉換器和實時通道化IP,我們將進一步考察這兩個關鍵構建模塊,展示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電子戰系統的ADC瓶頸問題
在許多情況下,高速ADC從模擬域向數字域的過渡是電子支援系統、電子攻擊系統和電子保護系統的限制因素,在此,系統架構師往往面臨一個難題。成本和系統尺寸最小化通常是重中之重,但系統設計師還必須在提高瞬時監視帶寬以最大程度地增加攔截概率的需求,與如何將帶內高功率信號降低系統靈敏度的影響最小化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這些要求在轉換器設計和將信號內容耦合到轉換器的前端設計方面帶來了挑戰。即使轉換器本身擁有出色的性能,前端也必須能維持信號質量,結果促使設計師不斷超越高速ADC的極限,以提高 性能、降低成本。
圖1所示為一個簡單的電子戰系統。該系統的主要特性為一個射頻接收器(用于下變頻和選擇要監視的目標頻帶)、用于轉換模數域數據的ADC以及數字信號處理引擎,該引擎通常是一個FPGA,配置為探測、確定、分析和管理目標信號的存儲。DRFM和電子攻擊系統也包括一個采用高速DAC的相應發射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