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類獲取信息的工具,傳感器是現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意義上的傳感器輸出的多是模擬量信號,本身不具備信號處理和組網功能,需連接到特定測量儀表才能完成信號的處理和傳輸功能。但智能傳感器能在內部實現對原始數據的加工處理,并且可以通過標準的接口與外界實現數據交換,以及根據實際的需要通過軟件控制改變傳感器的工作,從而實現智能化、網絡化。
總的來說,智能傳感器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及優勢:
1.精度高
智能傳感器可通過自動校零去除零點,與標準參考基準實時對比自動進行整體系統標定、非線性等系統誤差的校正,實時采集大量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消除偶然誤差影響,從而保證智能傳感器的高精度;
2.高可靠性與高穩定性
智能傳感器能自動補償因工作條件與環境參數發生變化而引起的系統特性的漂移,如環境溫度、系統供電電壓波動而產生的零點和靈敏度的漂移;在被測參數變化后能自動變換量程,實時進行系統自我檢驗、分析、判斷所采集數據的合理性,并自動進行異常情況的應急處理;
3.高信噪比與高分辨力
由于智能傳感器具有數據存儲、記憶與信息處理功能,通過數字濾波等相關分析處理,可去除輸入數據中的噪聲,自動提取有用數據;通過數據融合、神經網絡技術,可消除多參數狀態下交叉靈敏度的影響;
4.強自適應性
智能傳感器具有判斷、分析與處理功能,它能根據系統工作情況決策各部分的供電情況、與高/上位計算機的數據傳輸速率,使系統工作在最優低功耗狀態并優化傳輸效率。
5.較高的性能價格比
智能傳感器具有的高性能,不是像傳統傳感器技術那樣通過追求傳感器本身的完善、對傳感器的各個環節進行精心設計與調試、進行“手工藝品”式的精雕細琢來獲得的,而是通過與微處理器/微計算機相結合,采用廉價的集成電路工藝和芯片以及強大的軟件來實現的,所以具有較高的性能價格比。
因此,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當代社會,總的來說,智能傳感器是一種能夠對被測對象的某一信息具有感受、檢出的功能;能學習、推理判斷處理信號;并具有通信及管理功能的一類新型傳感器。另外,智能傳感器還具有自動校零、標定、補償、采集數據等能力。其能力也決定了智能化傳感器還具有較高的精度和分辨率,較高的穩定性及可靠性,較好的適應性,相比于傳統傳感器還具有非常高的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