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數字通信系統中,數字信號完全按照理想情況傳輸是非常困難的,信號傳輸過程中會受到時鐘抖動、濾波處理、系統匹配等因素造成相鄰碼元的干擾。為了衡量傳輸系統的性能,或者完成網絡質量測量,特別是對于USB、LAN、HDMI等有規范要求的接口,眼圖成為了常用的測試手段。
眼圖分析偏直觀和感性認識,而抖動分析可以將系統性能做進一步的分析和測量,以提升高速電路的時序冗余度。
眼圖
什么是眼圖?
圖1:眼圖示意圖
眼圖(Eye Diagram)是用余輝方式累積疊加顯示采集到的串行信號的比特位的結果,疊加后的圖形形狀看起來和眼睛很像,故名眼圖。
眼圖能用來做什么?
眼圖中包含了豐富的信息,通過眼圖可以觀察碼間串擾和噪聲的影響,了解數字信號整體的特征,從而評估系統優劣程度。
因此,眼圖分析是高速互連系統信號完整性分析的核心。工程師經常根據眼圖對接收濾波器的特性加以調整,以減小碼間串擾,改善系統的傳輸性能。
眼圖是怎樣形成的?
對于數字信號,其高電平與低電平的變化可以有多種序列組合。以3個bit為例,有000~111共8種組合。在時域上將足夠多的上述序列按某一個基準點對齊,然后將其波形疊加起來,就形成了眼圖。
圖2:眼圖形成示意圖
眼圖的關鍵參數
眼幅度和眼高度
如下圖所示,在NRZ編碼中,只有Level1/ Level0(“1”和“0”)兩個電平。Level1和Level0稱為眼圖電平。
圖3:眼圖-垂直統計圖
在眼圖中1個UI的中間20%的區域,測量垂直方向的概率密度函數(PDF)。即垂直軸上直方圖概率最高的位置,對應得到Level值。
眼幅度(Eye Amplitude)
利用3sigam(3σ)的位置確定眼高度(Eye Height)。
眼高度(Eye Height)
品質因子和誤碼率
品質因子(Quality Factor)
品質因子又稱為Q因子(Quality Factor)是用于測量眼圖信噪比的參數。Q因子是在最佳判決門限下信號功率和噪聲功率的比值,計算公式如下:
簡寫為:
圖4:眼圖-品質因子統計圖
Q因子可以綜合反映眼圖的質量
Q因子越高,眼圖的質量就越好
信噪比就越高
誤碼率BER(Bit Error Ratio)
眼圖信噪比SNR(Signal-to-Noise Ratio)為EyeSNR = 20Log(Q),單位是分貝。
誤碼率可以利用品質因子通過高斯誤差函數(erf/erfc)計算得到,計算公式如下:
眼寬度
眼寬度(Eye Width)是水平兩個眼交叉點(CrossingPoint)之間的水平距離,單位為秒。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