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阻塞信號測試?
當今的通信接收機在惡劣的射頻環境中工作是很常見的, 它們可能不得不應對不需要的大信號,這些信號的頻譜密度集中在窄頻段,如CW信號。這些干擾信號可以在接收機工作的頻段內部或外部。
當接收機輸入端接收到小的有用信號和大的干擾信號時,干擾信號會降低前端子系統的靈敏度,前端子系統通常由LNA和混頻器或ADC組成。這是因為大干擾信號將LNA推入增益曲線的壓縮區域,從而降低了小得多的有用信號的增益。這導致接收機鏈路其余部分的噪聲系數惡化,從而導致整體靈敏度下降。
通常期望即使在存在具有高度集中頻譜能量的大干擾信號的情況下,接收機也能保持成功接收和解調信號的能力。阻塞測試旨在測量接收機在存在大干擾信號的情況下成功接收、解調和解碼所需信號的能力。
一些通信標準在其一致性測試規范中規定了接收機的阻塞測試。5G NR基站一致性測試規范TS 38.141-1、適用于藍牙和Wi-Fi的在2.4 GHz ISM頻段運行的設備的一致性規范EN 300 328,僅是指定接收機阻塞測試的兩個示例。
通用接收機阻塞測試設置
使用「銣(Rubidium)」信號源的通用阻塞測試設置如下圖所示。將來自「銣(Rubidium)」的阻塞CW信號與I/Q調制信號組合,并輸入到接收機,接收機是被測設備(DUT)。通常,調制信號被保持在一個特定的電平,例如比接收機(DUT)的最小靈敏度高3 dB到6 dB。最小靈敏度被定義為接收機輸出具有被視為準無誤差(QEF)的特定誤碼率(BER)或誤塊率(BLER)的信號電平。
充當阻塞信號發生器的「銣(Rubidium)」被設置為相對于調制信號的已知頻率偏移?!搞湥≧ubidium)」的輸出電平最初被設置為低電平,在該低電平下,接收機輸出誤差率不受影響。然后輸出電平逐漸增加,直到接收機輸出不再是準無誤差的。這個電平是接收機可以輸出QEF比特率的最大阻塞電平。然后,將「銣(Rubidium)」的輸出頻率移動特定的步長,使其更接近調制信號,并在新的阻塞頻率下重復整個測量。以這種方式,「銣(Rubidium)」的輸出被掃頻,并且在DUT所需信號的任一側建立阻塞頻率相對電平的圖,以評估其對阻塞信號的魯棒性。
信號發生器要求
輸出功率:測試中所需信號和阻塞信號之間的偏差越大,阻塞信號所需的輸出功率就越高。因此,很明顯,接收機阻塞測試中使用的信號發生器應該能夠產生足夠高的輸出功率,以便即使在遠離所需信號的偏移處也能夠進行阻塞測量。對于20 GHz型號,「銣(Rubidium)」標準輸出功率為+19 dBm,43.5 GHz型號為+15 dBm。這一輸出功率足以滿足幾乎所有針對接收機的LTE/5G、Wi-Fi、WiGig一致性測試規范所規定的阻塞測試。
諧波和雜散:不用說,信號發生器的諧波和雜散性能對阻塞測試也很重要。如果用作阻塞信號的CW信號具有顯著的二次諧波,并且處于所需的信號帶寬內,則會給阻塞測量帶來顯著誤差。對于雜散也是如此。通常想要的信號比阻塞信號低50 dB到60 dB。因此,即使雜散規格為-75 dBc,也會導致顯著誤差?!搞湥≧ubidium)」具有業界最佳的雜散和諧波性能,非常適合阻塞測量。
相位噪聲:用于產生阻塞信號的信號發生器相位噪聲在阻塞測試中經常被忽略,但它也很重要。當阻塞頻率接近時,信 號發生器在20 MHz以上偏移下的遠端相位噪聲會在所需信號帶寬內產生噪聲信號。當在信號帶寬上積分時,相位噪聲會對所需信號的總載噪比產生不利影響,導致阻塞測量不準確。由于增益壓縮導致接收機噪聲系數惡化, 這種影響更加嚴重?!搞湥≧ubidium)」在遠端偏移時的相位噪聲非常低,使用戶能夠更好地評估接收機的阻塞性能。
5G NR一致性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