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業界計劃在2020年開啟5G的商轉計畫,中國大陸、日本、南韓等國將5G商轉目標訂更早。事實上,4G-LTE技術都還沒有完全普及,許多熱點技術都還在開展中,5G技術的研發工作卻早已展開序幕,各國標準組織包括歐盟METIS、中國IMT- 2020(5G)、南韓5G論壇、日本ARIB等,陸續針對關鍵技術、標準化與頻譜等方面進行大量的前瞻研究。包括高通、三星、英特爾、華為、中興、臉書、諾基亞、聯發科、易利信等廠商,也已投入資源研發5G技術。
去年3月,國際標準組織3GPP宣布制定5G技術標準的時程表。根據此時程表可以知道,3GPP正在等待歐盟IMT-2020計畫對5G技術的需求建議書,收到后就開始向各大廠商征集5G技術方案,并啟動相對應的制定工作。標準制定時程會在2020年底前完成。
早在去年9月,3GPP就開始向各家廠商征集基地臺串接或連結機制的技術建議,討論重點放在如何設計用來傳送資料或訊號的頻段與傳輸通道。預計今年6月在南韓討論比較上層的系統架構與服務機制。國內廠商應該參加,才能瞭解各家廠商針對RAN跟SA 彼此間協同運作相關機制的提案重點。
以目前來看,未來5G應用情境大概可區分出三個層次,包括消費者端、應用端,跟產業端。消費者端著眼在穿戴式裝置與虛擬實境(或擴增實境)相關應用。
服務層則有三大面向,包括智慧家庭、情境式娛樂,跟云端(或行動)辦公室。
再進一步就是這些技術跟服務最后體現或被使用到哪些產業類別,包括營建業、農業、醫療保健業、財務金融業,以及教育、交通運輸,跟環境保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