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作為人類從外界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各行各業都發揮著無法取代的作用。伴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傳感器與無線傳感技術成為物聯網發展的關鍵所在,給傳感器產業帶來廣闊的未來前景。
關于傳感器
根據國家標準GB7665-87,傳感器的定義是“能感受規定的被測量并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可用信號的器件或裝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組成”。即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檢測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
希望迎來最火熱市場
2015年,工信部電子元器件行業發展研究中心預估,全球各類敏感元件與傳感器市場將可到1770億美元。未來5年,世界傳感器領域復合增長率將超過10%。
很多相關研究表明亞太地區將成為最有潛力的傳感器市場。英泰諾咨詢公司指出,在全球傳感器市場,未來幾年亞太地區市場份額將持續增長,預計2016年將提高至38.1%,北美和西歐市場份額將略有下降。交通、信息通信成為市場增長最快的領域。其預測,2016年全球汽車傳感器規模可達419.7億歐元,占全球市場的22.8%;信息通信行業至2016年也可達421.6億歐元,占全球市場的22.9%,且有可能成為最大的單一應用市場。
中國正逐漸成為傳感器國際競爭中的主戰場。據統計,至2015年,我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達到7500億元。在物聯網市場規模大幅增長的動力之下,2015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達到1213億元左右。據賽迪顧問預測,“十三五”期間,中國傳感器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1%以上。
這意味著,誰能成功搶占中國市場,必將在傳感器市場分得那塊最大的蛋糕。于是,全球跨國巨頭紛紛加緊在中國傳感市場的布局,本土傳感器企業亦呈現爆發性增長。目前我國已有1700多家從事傳感器生產和研發的企業,但行業整體素質參差不齊,企業規模以小型企業為主,占比近70%。同時,多數企業集中于低端產品的生產,以價格競爭為主,競爭較為激烈,而高端產品集中在龍頭企業及外資企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