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五屆中國環境修復發展戰略論壇上,土壤污染、環保等問題日益嚴重,據了解,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達1.8億畝,占比達10%~15%。在我國每年有1200萬噸糧食被重金屬污染,造成直接損失可達200億元人民幣,土壤污染修復迫在眉睫。然而,對土壤狀況的檢測需要借助相關檢測儀器,原子熒光光譜儀就是其中的一種,由于近年來檢測儀器的廣泛運用,原子熒光光譜儀的使用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而隨著先進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土壤重金屬測定方法也在逐漸完善的過程當中,原子熒光光譜法是新型元素測定方法,是土壤污染檢測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一種優秀的痕量分析技術。由于測量效率和效果都非常好,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的各個領域中。
根據2015年底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公布的國家環境監測網實驗室土壤砷和鎘能力考核結果的通報。考核共有327家監測站報名參加,涉及9類儀器。其中檢測土壤中砷的主要使用儀器就是原子熒光光譜儀。
原子熒光光譜儀作為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分析儀器,其具有的分析靈敏度高、基體干擾小、檢出限低、線性范圍寬、性能穩定、結果可靠等諸多優點,現已成為當前檢測土壤環境樣品中砷含量的常規儀器。通過對重點地區的土壤中重金屬污染含量的抽樣調查,并對其污染程度進行分析,意在為今后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的防治提供參考數據。在國內,原子熒光光譜儀已經被廣大用戶所認可,國家也為此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法規和標準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壤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