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易維訊年度中國ICT媒體論壇上,NI中國地區市場開發經理姚遠指出2016年5G發展有兩件事值得回顧。第一是去年上半年火起來的NB-IOT(窄帶物聯網),在2月份的巴塞羅那MWC上被很多中國公司提起;另一個是年底華為公司主推的Polar碼被3GPP最終確定為5G eMBB(增強移動寬帶)場景的控制信道編碼方案。“在5G不斷標準化的歷程中,我覺得這些算是小小的技術里程碑。”
姚遠表示,根據多年行業積累,NI公司總結出了4個可能影響到5G產業和測試的觀點。
觀點1:原型化推動5G從概念走向現實
原型化是在5G的標準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它是后面的原理,可以推動5G從概念走向現實。其中,軟件無線電是非常重要的技術實現手段。在軟件無線電中,最重要的其實是軟件部分,在CPU、GPU等上面的軟件實際上需要設計者自己開發、定義等硬件的功能。這會面臨很多挑戰,例如軟件定義的工具都是分立的,無法用一種語言完成5G的開發,需要學習不同工具實現5G的技術構想,因此,一整套比較完整的做軟件無線電原型化的工具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