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規劃中提到的需要重點突破的行業中,都會有持續數年的投資機會,將給工業機器人等發展帶來重大機遇。在《中國制造2025》中,被列為十大戰略支柱產業之一的機器人,在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型轉型的市場需求推動下,正成為淘金“中國制造”的“風口”。
2017年,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及景氣狀況調查結果顯示:一季度,9萬多家企業調查單位的用工需求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持續回暖態勢,工業企業用工需求增加的企業比例比去年四季度提高1.8個百分點。
近一年來,有萬余家新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相繼投產,占到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2.4%,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高達17.8%。
機器人本體市場需求旺盛, 需求有望實現 25%同比增長。預計2017年我國機器人整體市場需求量約 11.5 萬臺,同比增長 25%,其中多關節工業機器人(3 關節以上)有望達到7萬臺。
2017年國內工業機器人需求量或突破11萬
據山東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李貽斌教授介紹,雖然中國已成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且資本熱捧機器人產業,但缺乏核心產品和核心技術仍是制約中國機器人發展的桎梏,“困擾‘中國制造’的第一問題是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站在制造業高端的機器人產業必須在關鍵技術和部件上有重大突破?!?/span>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機器人過去幾年市場年均增長率超過40%。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則預計,中國機器人產業2012到2022年十年間的增長率,保守估計為年均23%至36%之間,潛在市場規模達千億級別。而從去年開始,中國就成了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