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的誕生,不僅對整個ICT產業進行革新,更對工業體系在進行重組,在兩化融合、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8月31日,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分享了賽迪顧問對于中國工業互聯網十大發展趨勢。
工業互聯網產業是指工業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等全流程領域,以構建互聯互通的網絡化結構、提升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為目的,所采用的生產設備、通信技術、組織平臺、軟件應用以及安全方案。涵蓋高功能設備、低成本傳感器、互聯網、大數據收集及分析技術等,其特點是大幅提高傳統產業的效率并創造新的產業環節,而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是產業設備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中國工業互聯網的十大發展趨勢是基于美國的再工業化與德國工業4.0的產業趨勢作為判斷,并結合我國的一些競爭優勢與形勢研判的。
一,工業數據從信息割據到無邊界流通。傳統的工業企業數據不僅在企業與企業間產生割據狀態,同一企業的生產、設計、研發、管理、運營等環節都存在割據的狀態。
而工業大數據基于網絡互聯和大數據技術,貫穿于工業的設計、工藝、生產、管理、服務等各個環節,使工業系統具備描述、診斷、預測、決策、控制等智能化功能,因此未來工業數據會像煙囪式達到無界流通。
二,信息化工具從單機軟件到工業APP。傳統架構的工業軟件是嵌入式軟件與非嵌入式軟件,而工業APP是是新型架構的、基于微服務的工業軟件,原本相對“固化”的工業軟件,將打破體系結構,以專業知識為導向,以數字化模型為單位,以工業微系統為載體。
三,工業分析能力從云端向邊緣延伸。傳統的“端-管-云”模式難以應對日益增長的工業物聯網終端,難以保證工業生產控制的實時性和可靠性。
未來的工業分析能力將是云計算+邊緣計算,云計算聚焦非實時、長周期數據的大數據分析,支撐周期性維護以及業務決策,邊緣計算聚焦實時、短周期數據分析,支撐本地業務的實時智能化處理與執行。
四,工業價值從產品驅動到服務驅動。相對傳統的產品驅動,未來工業立足大數據,多維度提供生產性服務,獲得新的營利增長點。
五,工業通信從預設組網到靈活組網。大數量的接入終端、多樣化的接入場景要求無線傳輸方案具有低成本、靈活性以及可靠性,數據的獲取與處理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關鍵,面向場景的數據傳輸解決方案將率先發展,在此形勢下,傳輸解決方案中,無線傳輸方案更具發展機遇,基于協議的定制化開發能力是方案商的核心競爭力。
六,安全防護范圍從“IT”防護到“IT+OT”防護。工業企業安全意識薄弱,大多只在企業管理網絡有所防護,但在工控領域的安全防護措施幾乎為零,隨著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安全防護問題也加速暴露,安全防護范圍向工控端擴展。
七,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從實體測試到數據孿生。以產品研發為例,傳統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在產品研發過程中需要大量實體仿真測試數據,而數字孿生應用場景在產品研發過程采用數字樣機進行仿真實現參數優化,未來產品從研發、生產到使用都會從傳統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轉變為數字孿生應用場景。
八,產品研發模式從單點作戰到協同互補。傳統研發模式面臨產品復雜度高,研發周期長、研發涉及多學科,多單位參與、數據模型借用和繼承關系復雜等挑戰。
而協同平臺提供解決方案具備在產品設計與制造過程系統集成、內部電子文檔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發軟件一體化,集成質量、測試等業務系統等多項優勢。
九,產品供應鏈從靜態管理到動態管理。傳統供應鏈管理限于流程性關聯,缺少數據驅動帶來的整體價值傳遞和增值服務,導致企業同質化利潤率下降、供應鏈協同效率低、核心業務流程受到職能管理的制約、信息共享較差等瓶頸。
而動態供應鏈管理具備商業模式創新、組織結構優化、業務流程再造、物流標準體系、信息共享體系五大優勢,有效緩解傳統制造業面臨的瓶頸。
十,運營方式從割裂競爭到合作共贏。傳統運營方式以企業為主體,產品上下游企業獨立運營和管理,同環節企業高度競爭,信息不對稱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