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錫搞鋼鐵物流供應的一家企業,現在可以利用物聯網監控產品中轉倉庫,盡管倉庫的產品是臨時存放的,但短時間它還是不動產,銀行通過攝像頭監控可獲得短期不動產的數據,依據這些質押信息就可以貸款給借款人了。當然,如果監控到產品出庫了,銀行就會及時發現。事實上,在產品出庫之前,借貸人先還貸就可解押,并且每一個環節都加上區塊鏈監管。通過這種方式利率降到7.1%,也就是說比銀行的利率僅多了1.5個百分點,即物聯網監管費用。利用物聯網對入庫動產進行監管,實現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協同,配以區塊鏈管理,適應企業短小頻急的用款需求,隨借隨還,解決了一些中小企業貸款難、貸款貴的難題。
工業互聯網的安全,不能僅靠企業自身來解決
一些企業認為,把我們的核心數據加密,然后分散存儲,并且無序地存儲,這樣即便被偷去了,也解不了,也沒有辦法讀取。但是現在的黑客,可以把你加密的數據再次加密,這樣企業自己也讀取不了了。所以,數據加密還不能解決企業安全問題,入侵防護是最重要的。
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不能靠企業一家自身解決,需要取得工控系統集成商或原廠、網絡信息安全企業、政府部門的大數據協同,獲得實時威脅情報和風險通報及解決方案,利用外部力量幫助企業提升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防御。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在安全信息合作的同時如何保障企業的數據不被泄露,在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和安全問題上,需要盡快制定關于企業數據共享、開放應用和企業數據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
工業互聯網是工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的基礎,工業互聯網是互聯網的“下半場”,有著與消費互聯網不同的特點,需要滿足企業應用的高安全性、超可靠、低時延、大連接、個性化以及IT跟OT兼容的要求,需要開發對工業互聯網優化的ICT技術,雖然現在還有很多的技術不夠完善,但并不意味著工業互聯網現在就不能啟動。工業互聯網的全面實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任何企業都可以啟動,可以從任何階段啟動數字化轉型的工作,以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并重來應對發展中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