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華盛昌公布了2021年三季報。數據顯示,2021年1-9月,華盛昌實現營業收入5.52億元,歸母凈利潤1.31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1.16億元,經營成果良好。
值得注意的是,華盛昌第三季度收獲了1.95億元的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1.28%,側面說明華盛昌正逐步完成對2020年疫情期間帶來高基數業績的消化及破局,對后續其他業績指標增速正向改善有著積極意義。
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超2019年全年
事實上,2020年疫情期間防疫產品的銷售暴漲確實為華盛昌帶來了“甜蜜的困擾”。
一方面,狂奔的業績讓華盛昌有充盛的彈藥進行新業務嘗試和布局。9月22日,華盛昌公告表示將投資4億元建設華盛昌智能傳感測量儀研發生產項目,用于推動智能傳感測量檢測業務及其他新型業務的快速發展。據了解,該項目全部建成并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銷售總額約12億元,投資回報高,收益明顯。
另一方面,拔然而起的業績讓華盛昌產生了“高基數困境”,具體表現為實質增長的業績數據卻在數學邏輯下表現為“下降”。例如,2019-2021年前三季度,華盛昌營業收入依次為3.41億元、7.90億元、5.52億元,實際為復合增長率為27.20%。這是由于2021年前三季度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2.11億元,每年完成不止“一個小目標”,相對增長幅度達61.80%。何況,2021年前三季度華盛昌的營業收入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4.66億元)。
類似地,同周期內華盛昌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33.12%,這也是因為2021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相較2019年同期增長77.21%,達到1.31億元,利潤率也相較正向增加了1.89個百分點。此外,由于非防疫產品的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39%的出色表現,助推華盛昌在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突破了“高業績基數”桎梏,其他業績指標同比增速或將有望跟進并迎來正向變動。
把握機遇能力強,產學研協同發展
資料顯示,華盛昌是國內領先的綜合型測量測試解決方案專家,具備專業化、定制化、一站式的產品研發和生產能力,是國內產品創新能力最強、產品品類最豐富的綜合性測量測試儀器儀表企業之一。
受益于豐富的產品布局,華盛昌把握機遇能力極強。例如,2020年疫情期間,華盛昌防疫產品銷售暴漲,除豐厚的業績收獲外,由此積累的客戶資源和市場觸覺讓華盛昌深化布局醫療健康市場,由點及面地完成相關產品縱深布局,將階段性收益產品過渡至長期增收來源。
以該布局中的拳頭產品實時熒光定量PCR分析儀為例,獲得歐盟CE認證、英國MHRA注冊有利于快速鋪展海外銷售,而產品普適性于醫院POCT、疾控中心、海關、機場檢疫、基層醫療機構、移動實驗室、野外應急檢測、動物檢疫、食品安全及科學教研等場景則可有效擴寬用戶群體,最終實現雙向同步發展。
此外,隨著國內發力“雙碳(碳達標、碳中和)經濟”,生態環境部將開展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以支撐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環境監測逐漸演變為剛需,作為在該領域擁有30年的測量技術和傳感器技術積累的華盛昌再一次直面機遇。
對此,華盛昌在原有的CO2檢測儀的基礎上,增拓煙氣分析儀、尾氣分析儀等產品外,同時與南方科技大學建立產學研長期合作關系,設立了“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華盛昌MEMS傳感技術聯合實驗室”,以推進在傳感器核心芯片與應用科技領域的研發,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
根據機構測算,受益于全球經濟增長及工業技術水平提升,測試測量儀器儀表行業保持持續增長態勢,至2024年將增至323億美元,市場空間廣闊。華盛昌作為極具競爭力的綜合型測量測試解決方案提供商,產品多樣齊全,且國內外均有新布局、新突破,增長潛力巨大,有望充分享受行業發展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