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前7月出口交貨金額大于200億元的29個工業大類中,6個同比增長。
2021年中國出口額與GDP的比值為19%,2022年為20%。所以,出口對于中國經濟穩定和健康至關重要。
圖1顯示中國出口金額從2012年起,整體保持上升態勢。
圖1: 2012年-2022年中國出口金額
以人民幣計價,2023年前7月累計出口金額同比上升1.5%。但是,單看6月份的話,出口同比下降了8.4%;單看7月份出口同比下降了9.2%,跌幅擴大。出口不振值得我們重視。
工業產品是中國出口的主力。2023年前7個月合計,在39個工業大類中有29個大類行業的規上企業出口交貨值超過200億元。而在這29個行業中,僅有6個實現了同比增長。(工業大類分類見尾注1。)
在下滑的23個大類中,有的是多年來首次下滑,有的是趨勢性下滑。對于非趨勢性下滑行業需要甄別下滑原因,對癥下藥。
增長型行業
上文提到的2023年前7個月實現同比增長的6個行業分別是: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6.4%),汽車制造業(+36.9%),專用設備制造業(+4.7%),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14.4%),儀器儀表制造業(+8.8%)、設備修理業(+92.2%)。
以上6個行業中有3個行業至關重要,它們是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2023年前7月,這3個行業的出口交貨值都超過了3000億元。本文稱其為“三大增長型行業”。
圖2顯示了“三大增長型行業”最近10年的具體情況。這三個行業出口體量大,而且都呈現出趨勢性增長。美國加息之后,全球需求疲軟。這些行業在此環境下取得增長,說明它們在國際競爭中優勢明顯。未來需要進一步強化其優勢地位。
圖2:“三大增長型行業”近10年的出口交貨值
趨勢下滑型行業
有6個行業的出口多年以來呈現下滑趨勢,這6個行業為:農副食品加工業、紡織業、紡織服裝服飾業、皮革羽毛制品與制鞋業、家具制造業、木材加工業。
這些行業前7月出口交貨額大多在1000億左右,其出口不僅多年下滑,而且從出口額高點都下滑了30%以上。中國在這些行業的稟賦優勢在下降,未來應該避免低端產能無序擴張。圖3顯示了這些行業的情況。
圖3: “趨勢下滑型”行業近10年的出口交貨值
暫時下滑型行業
2023年前7個月出口同比下滑的行業中,有17個行業屬于暫時性下滑。這些行業在2022年之前,出口交貨額基本保持穩定或整體上升。
出口交貨額最大的5個行業的下降值得高度重視。這5個行業前7月同比下滑幅度分別為:
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7.7%;
2、通用設備制造業 -2.3%;
3、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 -11.9%;
4、橡膠和塑料制品業 -5.4%;
5、金屬制品業 -17.1%。
這5個行業2023年前7月的出口交貨值都大于2000億元。因為行業體量大,雖然是暫時性下滑,也應當引起重視。
此外,醫藥制造業雖然出口交貨額僅為1000億左右,但由于該行業前景廣闊,而且由于其高技術特征,屬于應當重點關注的行業。醫藥制造業前7月同比下滑28.6%。本文稱這6個行業為“出口防下滑重點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