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測量儀器市場空間廣闊,下游需求較為穩定。儀器儀表行業種類眾多,其中電子測量儀器技術門檻較高,行業利潤率可達12.67%。根據Frost & Sullivan數據,預計2025年我國電子測量儀器市場規模達412.8億元,市場空間較為廣闊。同時,我國通用電子測量儀器中,數字示波器、射頻類儀器、波形發生器2019-2025E CAGR分別可達8.00%、6.84%、4.56%,2018-2022E我國數字萬用表CAGR達8.28%,2017-2025E我國電源及電子負載CAGR 5.45%,電子測量儀器主力產品增長相對穩定。
海外巨頭依托自主芯片技術,布局高端產品高速發展。海外電子測量儀器龍頭是德科技,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是極少數擁有自主半導體工藝的電子測量儀器企業之一,依托自研芯片,數字示波器最高帶寬達110GHz,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依托自研芯片技術,高端產品不斷迭代出新,是德科技盈利能力持續提升。從海外經驗可知,自研芯片極大的降低了電子測量儀器成本并提升了產品品質,為發展高端電子測量儀器必經之路。
國產企業突破芯片壁壘疊加政策支持,國產替代有望加速。據Frost & Sullivan統計,2019年全球電子測量儀器市場中CR5共占48.7%的市場份額,均為海外廠商,我國電子測量儀器市場國產化率相對較低。隨著我國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積極布局自研芯片,例如普源精電已自主研發“鳳凰座”與“半人馬座”芯片技術,鼎陽科技已發布自研前端放大器專用芯片,優利德與芯片企業合作開發芯片,芯片壁壘逐步突破,高端電子測量產品持續迭代,同時疊加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國產儀器有望加速替代。
投資建議: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國產化率較低,國產廠商加大研發投入,突破芯片等關鍵技術壁壘,同時疊加政策大力支持,國產替代有望加速。
風險提示:國產替代進程不及預期;新產品研發不及預期;產品價格下滑風險。
本文摘自:2023年12月3日發布的《電子測量儀器持續突破,國產替代加速》
作者:徐喬威、張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