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開門紅”。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國內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241萬輛和243.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1.2%和47.9%。數據背后,不僅凸顯了中國汽車市場的龐大潛力,也展示了國產汽車品牌的蓬勃生機,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
從整體市場來看,2024年1月的汽車產銷量雖環比去年12月呈現下降(分別下降21.7%和22.7%),但這一季節性調整并未掩蓋市場的總體增長趨勢。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指出,今年1月的市場表現主要得益于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受春節假期、政策切換以及疫情影響,去年1月的生產和銷售數據偏低。
在細分市場上,中國品牌乘用車以127.8萬輛的銷量,同比大增68.6%,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60.4%。傳統燃油乘用車依舊占據重要地位,1月銷量為114.5萬輛,同比增長26.7%。A級車在傳統燃油乘用車中表現突出,銷量達84.6萬輛,同比增長35.7%。這一數據的背后,顯示出消費者對于經濟實用型車型的偏好仍然穩固。
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增長更為引人注目。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78.7萬輛和72.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5.3%和78.8%。市場占有率高達29.9%,相較于傳統燃油車的增長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勢頭顯得更為迅猛,凸顯了新能源技術的成熟及消費者認可度的提高。
在高端品牌乘用車方面,1月銷量完成36.6萬輛,同比增長27.4%,顯示出中國消費者對高端品牌的需求仍持續增長,但30萬-35萬價格區間的車型同比出現下降,或將意味著市場對高端車型的需求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
進出口數據是衡量一個國家汽車工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而中國汽車行業最新的進出口數據令人矚目。中汽協發布數據顯示,繼去年全年汽車出口接近500萬輛之后,1月延續同比增長姿態。1月,汽車企業出口44.3萬輛,同比增長47.4%。
其中,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出口表現強勁。在整車出口的前十位企業中,奇瑞出口量達9萬輛,同比增長71.5%,占總出口量的20.3%。與上年同期相比,比亞迪出口增速最為顯著,出口達3.7萬輛,同比增長2.2倍。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國汽車出口結構也在發生著積極的變化。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出口增長的新引擎。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出口10.1萬輛,同比增長21.7%。隨著全球范圍內對于減碳和環保的要求日益增強,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產業規模優勢,讓其在國際市場上具備了更為明顯的競爭優勢。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汽車品牌不僅僅是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賣車,更是在輸出自身的技術標準和服務理念,帶動了中國汽車及相關產業的全球化布局。
展望未來,陳士華對中國汽車市場一季度的表現持樂觀態度,預期“開門紅”將為全年的市場表現打下良好基礎。陳士華表示,因為從去年三季度開始,汽車市場變化都是積極向上的,當前也沒有太大變動。此外,去年一季度汽車產銷基數較低,有利于今年同期實現高增長。
乘聯會也表示,2024年是新能源車企站穩腳跟的關鍵年,競爭注定非常激烈。從燃油車的角度來看,新能源成本下探、“油電同價”給燃油車廠商帶來巨大壓力,燃油車產品更新換代相對較慢,產品智能化程度不高,更多依賴于優惠的價格來持續吸引客戶;從NEV的角度來看,隨著碳酸鋰價格下跌,電池成本降低,造車成本有所下降;且隨著新能源市場高速發展,形成規模效應,產品擁有更多的利潤空間。(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