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煤炭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表示,上半年,受煤炭市場需求不足、煤炭供應過剩等因素影響,煤炭價格持續下滑,上市煤企出現虧損并不意外。
大中型煤企虧損面達七成煤炭行業寒冬或剛剛開始
今年上半年,煤價跌跌不休,煤炭行業虧損面不斷擴大。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副局長魯俊嶺對外介紹,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實現利潤200.5億元,僅為2012年同期的10.5%。期末,虧損企業虧損額達到484.1億元,大中型煤炭企業虧損面已達到70%以上。
同時,煤炭大省山西省近期公布的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顯示,上半年該省煤炭行業虧損超過40億元,連續12個月全行業虧損。
對此,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相關人士對外表示,一是受宏觀經濟和能源結構調整等影響,主要用煤行業耗煤減少,上半年電力、鋼鐵、建材三個主要行業耗煤分別下降6.4%、2.3%和8.8%%,減少煤炭消費超過1億噸。二是產能建設大幅超前,目前全國煤炭產能超過40億噸,在建項目規模超過10億噸,新增產能正在集中釋放。三是受世界煤炭市場產能過剩、國際煤價下降的影響,我國煤炭進口繼續保持較大規模,上半年全國煤炭進口近1億噸。
煤炭行業的矛盾顯而易見。產能不斷增加,需求卻不斷減少,在業內看來,煤炭行業的寒冬或許才剛剛開始。
“目前上市煤企普遍陷入困境,預計下半年行業整合重組、淘汰落后產能的腳步將提速。”信達證券分析師郭荊璞表示,國內經濟增速整體下行態勢、大氣環保壓力仍將是中長期制約國內煤炭消費的主要因素,未來部分抗壓能力較弱的煤企將面臨被市場淘汰、被迫關停的厄運。
在他看來,在煤炭行業整體低迷的背景下,煤炭行業下半年的整合重組或將加劇。目前已經有一些小型煤炭企業陸續謀求轉型,向新興產業領域投資,或者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對原有業務進行改造;一些大型煤炭企業下半年預計會借助國企改革的東風,增加外延式擴張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