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分析說,之所以出口增幅能重上兩位數,既與國際市場的緩慢復蘇有關,也得益于本國產品競爭力的提高。電度表等大宗出口商品經去年一年的低迷后已恢復了正增長,而光學元件、電工和電子測量儀器、工業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等的增幅都在20%以上。分散型控制系統、軌道交通用車載控制設備、核磁共振裝置等高檔儀器裝備的出口也大幅增長。
“因為基數等原因,預計下半年儀器儀表行業的出口增幅將回落,但全年仍能保持高于進口增幅的兩位數增長,并減小進出口逆差。”他判斷說。
控制系統只進不出狀況改變
控制系統是典型的高技術產品,其主導產品分散型控制系統DCS是工業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的核心裝備。在前幾年技術突破和產業化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DCS發揮其技術、性價比和服務優勢,不斷取得進展。
上半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DCS中標率提升,其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了外企,并進入了多個長期都由國外產品占領的領域和企業。中資DCS企業的經營規模已經超越了國際知名廠商在華的企業。而除了主控系統外,安全系統、核電控制系統、軌交控制系統等專用系統也不斷取得進展和突破。
“控制系統作為高端產品長期只進不出的狀況正在改變。”奚家成告訴記者說,今年上半年軌交車載系統ATP一項的出口金額已超過5000萬美元。而控制系統的發展,也帶動了優化軟件、MES等工控軟件的發展和集成、總成能力的提升以及MIV、MAV等高端服務的開展,拓展了工程能力和盈利空間。
他還介紹說,城鎮集中供熱是北方十五省市重要的民生工程,而為此開展的供熱監控系統和熱量表計技術已經成熟并實現了產業化,目前國內從事熱量表計、供熱監控系統的制造生產和城鎮供熱工程改造服務的企業已有數百家,而近年來每年生產制造和采購安裝的熱量表計在200萬臺以上,供熱監控系統達數千套———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來推動此項惠民工程。
“但是,由于供熱管理體制改革和分戶計費管理辦法的滯后,上述監控系統及裝備大部分至今都尚未投運。”奚家成透露說,我國的供熱系統推廣應用還有待改革。
信息化有序推進
在“兩化”融合方針的推動下,生產過程信息化、數字化車間等工作取得了進展。儀器儀表行業的生產過程信息化專項已經順利啟動,三個示范試點企業也已按計劃開展工作,并通過交流互助診斷等形式向行業拓展。
據悉,目前該行業一些骨干重點企業已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建設數字化生產線并改造老線,使其適應信息化的要求。而有些二百人左右的小企業已經聘請國外專家改造生產線、上機器人、制定信息化生產方案等,推進企業的現代生產模式和數字化生產。
“行業將組織三個示范試點企業的經驗擴大到二、三十家企業并影響全行業,以生產過程信息化等措施推動改變行業面貌。”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