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主要經濟體出口增速看,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增速處于領先地位。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主要經濟體機電產品出口規模均出現萎縮,1~5月出口分別下降0.9%、13.6%和8.0%,金磚國家中巴西(下降13.0%)、俄羅斯(下降9.2%)出口也都不同程度下滑。中國機電產品占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市場份額穩步提升。1~5月,中國占美國、歐盟、韓國等市場機電產品進口份額分別為26.2%、32.8%和30.2%,較上年同期提升0.5、1.0和1.4個百分點;占巴西、俄羅斯、南非、印度(1~4月)等金磚四國機電產品進口份額分別為25.6%、24.9%、25.5%和34.5%,較上年同期分別提升1.6、3.3、1.9和1.2個百分點。
(三)一般貿易和民營企業出口占比
穩步上升,加工貿易進口有回暖趨勢上半年,一般貿易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出口額2537.7億美元,增長10.4%,占機電產品出口比重持續上升達到41.2%,表明我國自主出口機電產品能力不斷增強。
受產業轉移等因素影響,加工貿易出口下滑,出口2920.1億美元,下降2.0%,降幅較去年同期擴大0.4個百分點,進口1441.5億美元,增長1.5%,增速較去年同期上升2.0個百分點,進口有回暖趨勢。民營企業出口增長較快,出口2007.2億美元,增長13.5%,是拉動機電外貿增長的主要動力,占全國出口總值的32.6%。國有企業出口561.3億美元,微增1.9%,外資企業出口3587.2億美元,下降1.7%。進口方面,民營企業進口增長0.4%,占比達到21.5%。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分別為12.6%和5.1%
(四)與部分發達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快速增長
上半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市場達到237個,對其中的134個市場實現增長。對美國及韓國出口表現較好,分別增長8.6%和2.8%;而對歐盟和日本出口則分別回落2.0%和10.4%;對金磚國家出口有所下降,其中對巴西和俄羅斯出口分別下降12.0%和39.8%。進口方面,除東盟和韓國市場外,我國自主要市場進口均不同程度下降。自歐盟、日本和美國進口降幅明顯,分別下降15.9%、10.2%和1.9%。
上半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機電產品貿易快速增長,貿易額達2011.3億美元,占我國機電產品貿易總額的20.2%,較上年同期提升0.8個百分點。64個沿線國家中有37個國家與我國機電產品貿易額實現正增長,其中21個國家實現兩位數增長。排名靠前且增長較快的有新加坡238.2億美元(17.2%)、越南196.2億美元(25.2%)、沙特阿拉伯51.3億美元(22.9%)、巴基斯坦30.9億美元(32.9%)和科威特11.0億美元(45.6%)。
(五)中西部地區帶動出口增長,地區發展不平衡狀況有所改善
上半年,中、西部地區機電產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長,增速分別達20.0%和5.8%,占比分別達7.1%和8.6%;東部地區出口增長僅為1.7%,占比達84.4%。其中19個省、市、自治區實現出口正增長,出口排名靠前且增長較快的省市有天津(6.6%)、河南(29.7%)、重慶(21.3%)和浙江(5.2%)。進口方面,東部地區進口3268.1億美元,下降5.5%;西部地區進口245.1億美元,下降8.4%。具體來看,21個省、市、自治區進口下降,進口金額較大的省份中,北京、天津和四川降幅較大,分別下降13.9%、22.3%和26.3%。
(六)通信設備、汽車、日用機械等大類產品出口穩定增長
上半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額較大的前10大類產品中,有7類產品增長,分別為通信設備及零件(954.9億美元,14.8%)、電子元器件(708.9億美元,2.2%)、電工器材(479.2億美元,1.6%)、日用機械(364.9億美元,13.2%)、汽車及其關鍵件、零附件(292.0億美元,5.2%)、機械基礎件(254.8億美元,6.5%)和船舶、船用設備及其零附件(152.7億美元,6.8%)。自動數據主力設備及其零部件(875.5億美元,-11.8%)、家用電器及零件(286.9億美元,0.4%)和消費類電子產品及零件(177.5億美元,-4.0%)出口有所下降。占機電出口額三分之一的電子信息產品(包括通信設備、自動處理設備、消費了電子產品等)出口2007.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行業技術發展、功能融合和網絡化導致部分產品消逝,例如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不斷侵蝕其他電子信息產品的市場份額,1~6月除手機增長19.8%外,其他主要產品出口均有所下降,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和彩電分別下降13.4%、15.3%和8.6%,數碼相機的出口額較2012年同期下跌近60%。汽車整車出口增速放緩,發展潛力較大。上半年汽車整車出口64.4億美元,增長4.2%。軌道交通行業快速增長。上半年鐵道及電車道機車、車輛出口15.8億美元,增長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