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紅外光譜技術研究團隊研制的便攜式傅立葉紅外多組分氣體分析儀參與了“十二五”農村領域國家科技計劃課題“村鎮環境監測與景觀建設關鍵技術研究”,并分別在湖南長沙和江蘇常熟開展了示范應用。
高閩光指出,該分析儀可對農村施放氮肥、畜牧養殖、不完全燃燒的炊煙方式、燃燒秸稈等形成的二氧化氮、氨氣、甲烷、一氧化碳、pm2.5顆粒物等以及村鎮城鎮化轉型過程中可能排放的甲醛、二氧化硫等進行實時監測,為農村向城鎮化轉型、過程評估提供監測手段。
數據顯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了2011年的51.3%。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城鎮規模不斷擴大,村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水平有所提升,農村生產和生活環境有了一定的改善。
村鎮建設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指出,與發達國家注重推動城鄉協調發展、保護傳承村鎮傳統文化與資源的后城鎮化發展模式相比,我國村鎮建設科技支撐能力依然十分薄弱,特別是適應不同地域村鎮建設和農民實際需求的先進適用技術供給明顯不足,嚴重制約我國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健康發展。
如今,紅外光譜技術研究團隊正在積極開展批量試制、面向實際應用,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國產光譜儀器。徐亮告訴記者:“我們團隊最大愿景就是打破國際技術壟斷、提高國產分析儀器自主開發水平,為國家科技夢的實現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