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商情網 市場分析】長期以來,進口檢測儀器一直占據我國主要市場,分布在國家級、省級、地市級實驗室,以及高校和相關企業中。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李躍光介紹,近年來,國產儀器與進口儀器之間一直處于貿易逆差狀態。2012年到2014年,逆差分別為170億、166億和177億美元。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儀器儀表全行業共有規模以上企業4116家,近1100家主要企業是儀器儀表協會會員單位。“行業規模小,專業分散,有95%的企業年營收在億元以下,沒有過10億元的企業。絕大部分企業的產品集中在低端,還處于‘滿足于自己過小日子’的階段。”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秘書長閆增序說。
記者了解到,在檢測儀器領域,島津、安捷倫等外資企業長期占領我國市場。功能、參數幾乎相同的實驗室檢測儀器,進口價格相較國產的高出近50%,但仍成為客戶首選。
業內資深人士介紹,如今約1/3髙端儀器仍依賴于進口;另有1/3儀器的國產品與進口品的水平已完全相當。專家建議,提高行業整體競爭力,繼續縮短我國儀器技術與國外先進技術水平的差距。
首先,國產科學儀器由政府部門歸口管理,統籌制訂規劃,支持以骨干企業為龍頭,以產、學、研、用相結合,建立國家級技術中心,重點解決制造工藝、關鍵零部件、精密加工、軟件開發、行業標準等主要問題,提升現有產品的技術水平和應用能力。
其次,制定相關政策,根據實際需要鼓勵應用國產儀器,建立首臺(套)示范項目。探索內外資企業聯合投標,國產儀器與外資技術配套等方式達到“市場換技術”的效果。北京吉天儀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彭華表示,相關政府部門應給國產檢測儀器足夠的話語權,提供推介、展示的平臺。
第三,積極推廣國產檢測儀器驗證與評價服務,通過三至五年對國內有影響力的國產檢測儀器進行從研發設計到推廣應用的全程跟蹤技術服務。
記者了解到,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承擔的北京市科委試點項目“國產檢測儀器設備驗證與綜合評價”,已初步顯現“政府投入、企業資助、平臺成員積極參與”的成效。該平臺一方面對比國產儀器和國外相同類型先進儀器,為國產儀器提供改進設計方案;另一方面,從檢測實際出發,幫助國產儀器建立檢測方法和標準,出具驗證報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