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商情網 行業前瞻】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物聯網技術與設備已經開始在各個領域滲透。一份來自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議程理事會的報告認為,我們現在每天被各種媒體“洗腦”的新技術將在2025年達到某種引爆點。這份報告調查了800位科技行業高管和專家學者,受訪者分享了他們對于各個技術發展的時間線。
一、2018年,90%的人都會擁有無限和免費的數據存儲
為了騰地方而刪文件的時代馬上就要過去了。報告稱,在未來三年內,將有90%的人獲得便宜甚至免費的數據存儲服務。目前已經有些公司提供類似服務,例如谷歌照片的無限存儲等。報告估計約有90%的數據是在近兩年內產生。不過,有跡象表明也有可能并非如此,例如微軟最近就沒有通過在OneDrive實行無限存儲的計劃。
二、2021年,第一個機器人藥劑師將在美國產生
機器人已廣泛存在于制造業,但是隨著它們越來越高級,機器人將會進軍新興服務產業。事實上,有預測表明2021年我們將在美國看到第一個機器人藥劑師。
三、2022年1萬億傳感器將接入互聯網
歡迎來到物聯網時代。隨著傳感器成本的不斷降低以及計算能力的逐漸提高,各種各樣的設備將陸續接入互聯網。據預測,最早在2020年,將有1萬億個傳感器接入互聯網,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會聯網。「每個設備都能與基礎設施相連,通過無處不在的傳感器,人們能更好地理解周圍環境。
四、2022年,10%的人將會穿上聯網的衣服
汽車、家用電器以及越來越多的日常用品可以聯網,過不了多久,連我們的衣服也能聯網。專家預測到2022年,10%的人將會穿上帶有嵌入式芯片、能聯網的衣服。越來越多的配件諸如手表或戒指也可以聯網。據Gartner研究公司預測,2015年大約賣出了7000萬只智能手表。
五、首輛3D打印汽車將于2022年問世
3D打印越來越強大,能用各種材料打印出復雜的物品。許多汽車廠商已經利用該技術制造原型汽車和汽車部件。不久前,奧迪展示了一輛用金屬3D打印的迷你汽車。但是美國LocalMotors汽車設計公司未來將用3D打印正常尺寸的車型,它們已經做了幾版原型,2016年他們開始生產模型。
六、2025年,首款植入式手機將商業化
2023年,依附于手機將會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報告稱,約80%的受訪者認為在七年內,第一部植入式手機將會商業應用。該設備能更準確追蹤個人健康狀況,也能通過腦電波或信號來與人進行思想交流。植入式醫療設備,例如心臟起搏器和植入式耳蝸等已成為主流。2025年內之前我們將會看到更多植入式設備的廣泛應用。
七、2023年,大數據技術將取代政府的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