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機器人前景
基于市場對于智能制造的追捧和政策層的推動,在產業層面,服務機器人已經成為熱門話題,各種業內論壇、會議相繼舉辦,但在現實中,大多數人的生活中很少使用到服務機器人。
這也是造成當下境況——“產業熱、投資冷”的原因,投資機構都在敏銳地觀察,試圖發現服務機器人細分領域的市場爆發機會。但目前似乎還有不少距離,其中核心在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
由于同時涉及硬件和軟件開發、人工智能多項核心技術,從事服務機器人行業,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但資本的進入似乎并不樂觀。
一位長期關注服務機器人的投資者告訴媒體記者,不完全估算,目前行業的資本進入總額不超過5億美元,拿到投資的公司只有十幾家,大多數投資者還在觀望。
與投資圈的冷靜不同,服務機器人的關注熱度卻在持續升溫。
11月,在北京召開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國家副主席李源潮表示:從未來的趨勢看,服務機器人將成為新的熱點。
12月10日,服務機器人展和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于在上海和青島開幕;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也將在廣州召開。
頻繁召開大會并不能解決產業發展痛點,但都釋放了同一個信號:服務機器人市場在快速發酵。
據了解,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或將推遲至明年發布,新一輪征求意見稿在11月中完成修改。一位參與規劃修訂的人士透露,新的一稿提出了更細的目標與內容,其中對服務機器人提出了具體規劃。
國際機器人聯盟主席Arturo Baroncelli在機器人大會上表示,預計在未來的3年,服務機器人將會超過1500萬臺,銷售額將超過200億元。
或是看到巨大的潛在需求,參與市場的主體更是多元化,四大機器人公司、國內主流機器人廠商紛紛布局業務,創業公司更是如雨后春筍。產品形態包括家用、娛樂、教育、醫療等多種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