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為了實現設備的穩定運行和提升系統運行時間,需要預測性維護系統;
4)快速獲取實時生產數據的能力;
5)最新的網絡技術,可以實現更高的帶寬、無線網絡以及更好的安全性能。
2020年關于制造業的8個預測
1.可持續性:生產制造商需要能夠獲取大數據的應用,以便在關于能源監視、運行效率、勞動力和運行人員的安全、預測維護等方面做決策時使用。正確的工廠數據應該是實時的,能在正確的時間傳遞給正確的人。
2.與人和設備更廣泛地互聯:不斷變化的制造環境需要能夠無縫溝通,并將先進的技術,如物聯網(IoT)、云計算、移動性等,與自動化工作流程集成在一起,以適應更快、更智能的生產環境。
3.更嚴格的網絡安全:隨著數據流以及獲取權限遍及全廠,在用戶端多層次、多層面的集成,網絡安全正在逐步從簡單的周邊防御向更嚴格的縱深防御發展。
4.工業網絡升級:智能數據需要一個安全、可擴展并且穩定的生產制造骨干網。強大的網絡能夠支持更多軟/硬件的升級,以便提升自動化水平和數據獲取的效率。新的網絡混合使用光纖和新一代銅導線,采用開放式的網絡結構技術,軟件具有更高的魯棒性,并允許計算機網絡接收或者發送數據到整個工廠車間的機器上甚至企業管理層。
5.更直觀的HMI:自帶記分卡和培訓工具,以便優化勞動力。勞動力老齡化以及缺乏合格的工人來填補空缺,是對生產制造商最大的挑戰。正式的內部培訓工具,比如基于計算機的學習模塊、基于HMI的工作支持模塊,這都是必須的。直觀的HMI和記分卡十分關鍵。
6.機器安全:升級機器安全技術,使舊機器滿足安全標準的要求,是生產制造商隨后幾年的首要任務。集成的機器安全技術幫助保護年輕的勞動力,減少工人事故,降低由此引起的非計劃停機時間,從而提高整體生產效率,這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十分關鍵。
7.預測數據分析:主動管理,可以確保生產制造設備高效運行,保持工廠的靈活性和穩定性。更快地響應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保證安全和可靠的產量,就可以使生產制造企業立于不敗之地。對不斷增長的可追溯性和質量數據的需求日益快速增加。需要利用柔性制造技術來管理成本。
8.淘汰與升級:硬件和落后技術的淘汰是不斷老化工廠的一個主要議題。據估計,美國75%的工廠都運營超過20年了。硬件和技術都需要更換為智能控制器和驅動技術,以便實現端到端的運行效率提升。
自動化的價值在于更多的連接、協作和安全
“在每天和客戶一起工作時,無論大客戶還是小客戶,只要是我們所涉及的是工業領域,我們都希望和他們探討5個比較實際的領域:自動化的價值、網絡、新人類、協作以及網絡安全。”Maverick技術公司的CEOPaulGaleski認為,“盡管改變已經開始,但是到2020年,實現這5個領域的途徑仍然可能會有所差異。”
1.自動化創造價值:用戶必須明白,自動化是如何通過降低成本、改善產品質量、提高產量等來為其公司創造價值的。自動化供應商和服務提供商非常擅長談論技術,但是客戶早已厭倦了喋喋不休的討論技術,他們希望知道某些新設備或網絡功能是如何對其盈利水平帶來正面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