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開啟,首位回答提問的科技部部長王志剛,逐一回應了科技政策扎實落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科技領域開放合作等熱點問題。
這是王志剛自2018年以來第四次在“部長通道”接受采訪。
“過去一年,科技工作在推動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痹诨卮鹈襟w提問時,他頻頻用數據說話,從研發投入、產出以及國家創新指數全球排名等方面,“數”說科技發展:
2021年,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2.79萬億元,同比增長14.2%,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44%;產出方面,在推動產生一批高新技術成果的同時,技術合同成交額超3.7萬億元,大大超過全社會研發投入的2.79萬億元。同時,我國國家創新指數全球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去年的第12位,提高22個位次。
談政策落地: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在回答科技政策扎實落地的問題時,王志剛坦言,這是今年工作的重點、主線,政策是導向、是動力也是保障,“我們今年要完成好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重要任務,必須把科技政策扎實落地這項工作抓在手上、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具體而言,將從綜合集成和系統部署、抓重點、各方形成合力三方面來抓落實。王志剛說,黨中央、國務院對科技工作有一系列重要部署,科技部要將新發布的科技進步法,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一系列要求、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等作為頂層設計,加強綜合集成、系統部署,列出任務清單、抓好落實。
“我們把基礎研究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去年,取得了像二氧化碳合成淀粉以及煤制油這樣的基礎性成果?!蓖踔緞偙硎?,要圍繞“四個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方面開展攻關,這也是今年落實的一個重點。
談到優化創新生態,王志剛表示,要從創新環境上抓落實,進一步優化政策、法律,以科技人員為中心,圍繞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為重點來推動落實。
“科技活動主要是人的活動,需要一批掌握高技術、高水平的人才投身科技、熱愛科技,并且在科技上大有作為?!蓖踔緞偼嘎叮瑸榱俗屒嗄耆擞懈鄼C會,科技部開辟了專門的青年科學家項目,并且去年和全國婦聯等印發《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適當放寬女性科學家在青年項目申請中的年齡限制。
談及各方如何形成合力抓落實,“需要我們和廣大科技工作者以及各類創新主體,包括大學、科研院所、企業和社會同向發力,同頻共振?!蓖踔緞傉J為,抓落實最后的檢驗效果,就是有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涌現,讓廣大科技人員更滿意、更有獲得感。
談企業創新:創新不問出身
“我們走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企業這個市場主體必然要成為創新主體。”王志剛說,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企業在創新能力、創新水平、創新貢獻上已有很大提高,在創新決策、創新組織、創新投入、創新成果轉化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從投入方面來看,去年全社會研發投入2.79萬億元,76%為企業投入;就創新成果而言,3.7萬億的技術合同交易額中,90%來自企業;從研發組織來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79%由企業牽頭或者企業參與。
“高鐵、5G、核電、新能源汽車以及科技冬奧、抗疫,很多都是企業在其中發揮著牽頭或者主力作用?!痹谕踔緞偪磥?,原來企業更多的是技術改造,如今在技術創新、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等方面,企業也逐步成為主力。
“下一步,企業成為科技創新的主體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這也是科技部以及國家要持續做好的一件事情?!蓖踔緞傉f,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高科技企業要成為市場經濟主體的關鍵力量。不僅要讓企業承擔更多科技項目,有更好的政策環境,也要引導企業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面向”要求,既考慮國家導向,也考慮企業發展、市場回報,鼓勵企業聚集更多人才,在產學研聯盟中發揮牽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