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3月15日訊(記者郝天嬌)“今年,高德紅外將擴建芯片制造中心,建筑面積超20000平方米。全線投產后,公司的熱成像核心器件的產能將從之前的年產百萬片,提升到年產近千萬片的世界領先水準。”近日,全國政協委員、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采訪時表示,核心芯片的規模化量產,將為自動駕駛及智能家居、物聯網、人工智能、消費電子等多個新興領域作出“核芯”貢獻,而紅外熱成像或成為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技術。
工作人員展示武漢高德紅外自主研發的“紅外芯”。 長江日報記者周超 攝
據介紹,近年來,高德紅外深耕以紅外為核心的高科技行業,不僅掌握了紅外探測器芯片完全自主的技術,還成為國內唯一覆蓋紅外全產業鏈的民營高科技上市公司,使我國紅外行業走向世界。
黃立介紹,紅外熱成像技術可以在完全無光的情況下,穿透煙和霧,探測到十幾公里乃至上百公里以外的目標,特別適用于交通夜視和自動駕駛領域。
高德自主研發的紅外芯片。通訊員供圖
基于自主研發的探測器芯片,高德紅外研發的紅外熱成像避障系統具有行人和車輛檢測、報警等高級輔助駕駛功能,可以有效適應黑夜、霧、霾、強光炫光等復雜路況環境,能有效解決目前自動駕駛中可見光攝像頭、毫米波和激光雷達傳感器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可能失效的痛點。
隨著智能汽車對主動安全需求的增加,遠紅外技術在道路信息感知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同時,高德紅外采用最新晶圓級封裝工藝,使得紅外探測器芯片產量大幅提高,成本大幅降低。
黃立認為,芯片的成本有可能進入幾百元的范圍,屆時汽車紅外市場將會開創一個革命時代。紅外熱成像系統也將成為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系統一個不可或缺的傳感器,從而提升車輛駕駛的安全等級,形成巨大的市場。
目前,高德紅外已與國內多個汽車廠商和自動駕駛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在商用車和乘用車智能駕駛領域,均有多個車型配置中已使用高德紅外的紅外熱成像技術,從今年開始,將陸續上市。
遠紅外熱成像避障系統-自動識別、智能提醒。通訊員供圖
據悉,經過十余年的努力,高德紅外累計投資數十億元,研制成功并批量生產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紅外探測器芯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關鍵指標國際領先,整個供應鏈實現了全國產化,真正實現了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