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6日,由中國工程院、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指導,國家產業基礎專家委員會編制的《產業基礎創新發展目錄(2021年版)》(以下簡稱《目錄》),在浙江省寧波市“2022國家制造強國建設專家論壇”上發布。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周濟院士,國家產業基礎專家委員會主任陳學東院士,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許科敏,寧波市市長湯飛帆,紀正昆、張綱等專家共同參加《目錄》的發布。
一份十分珍貴的重大成果
《目錄》編制和發布,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的指示精神,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加強產業基礎能力建設”的任務目標。在中國工程院和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指導下,國家產業基礎專家委員會組織60位院士,700余家行業協會/學會、高校與科研院所、重點企業,約1000余位專家參與,歷時6個月研究,召開120余次專題研討會,終形成1047條產品和技術清單,是參與編制工作的院士和專家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一份十分珍貴的重大成果。
1047條產品和技術清單《目錄》中,儀器儀表領域包含53項,包括太赫茲功率計、高精度超聲傳感器、高精度傾角傳感器、寬溫區振動傳感器、寬溫區壓力傳感器、高端位移傳感器、機器人用力傳感器、高性能圖像傳感器、工業3D視覺傳感器等基礎零部件和元器件37項,以及包括無線綜合測試儀、高頻段頻譜分析儀、超高分辨率光矢量分析儀、高性能光譜儀、大型回轉裝備超精密裝配測量儀器等產業技術基礎16項。儀器儀表領域包含53項目錄詳細如下:
此次《目錄》在《工業“四基”發展目錄(2016 年版)》基礎上,新增了工業基礎軟件,構成了“五基”(即,基礎零部件和元器件、基礎材料、工業基礎軟件、基礎制造工藝及裝備、產業技術基礎)創新發展目錄。同時,考慮到產業發展和產品技術迭代,本目錄中的重點領域將動態修訂,攻關產品和技術每 3 年滾動修訂一次,為社會各界共同推動我國產業基礎高級化提供參考和指引。
兩大編制背景
老《目錄》發揮作用顯著。為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于 2016 年發布了《工業“四基”發展目錄(2016 年版)》,配合工業強基工程,在引導制造強國建設十大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在營造全社會重視產業基礎氛圍、引導企業從事產業基礎領域產品和技術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產業基礎領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實踐證明,《工業“四基”發展目錄(2016年版)》是凝聚合力,明確產業基礎發展“靶向”,實施產業基礎再造的重要抓手,是推動我國經濟建設的一種創新的模式。
新時期發展要求更高。當前國內、國際環境發生巨大變化,行業技術發展出現新趨勢。我國制造業與制造強國目標相比,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產業基礎不牢、地基不穩的問題仍相當突出,各領域都存在一些短板產品和技術,產品質量、可靠性和一致性較差,試驗驗證條件不健全,推廣應用困難。解決產業基礎能力薄弱問題是我國加快制造強國建設的核心問題,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問題,更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不可能繞過的重大問題。
三大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