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龐正 劉敏 通訊員 余小小
10月6日是華中科大建校70周年的紀念日,在當天舉行的校慶系列活動第十四屆企業家論壇上,華科80級校友、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立發表主旨演講,從為什么要干紅外、為什么要干軍工、為什么要干芯片,解析了高德紅外科技創新之路。同時,他從企業的層面,從四個方面分享了對企業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的研究和思考。
黃立回憶道,1999年,他用工作12年的30萬元積蓄注冊了高德紅外公司,開始創業之旅。那時,他既沒有社會關系,也沒有其他支持,就只能靠技術本身,“我們理工男沒有別的本事,就是搞好專業,當一個工匠或者科學家,如果當不了科學家,就當工程師,把企業做成高科技企業。”于是他就將紅外這個自己所學的專業定為創業方向。
20多年來,黃立帶領高德紅外堅持自主創新,克難攻堅,現在不僅造出了紅外芯片,在大面陣雙色紅外探測器等一些前沿領域,已經達到了西方最先進的水平,有幾個關鍵指標還處于領先地位。高德紅外還建成了三條批量生產線,年產芯片超百萬片,芯片國產化后,成本大幅降低,得以實現大批量的配備。
關于企業如何提升創新能力,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黃立談到,一是要敢于對接國家科技戰略,積極布局前沿科技。比如高德紅外就在幾年前成立了衷華腦機公司,布局腦機接口這個前沿領域。黃立認為,經過近20年的高速發展,民營高科技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已成為推動我國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能力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重大項目和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設。
二是要堅持企業主體地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黃立認為,要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培育科技領軍企業,就要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業上下游企業,構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效協作創新網絡,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去年以來,高德紅外就和華中科技大學加強產學研合作,成立了“先進紅外探測”“ 圖像識別與飛行控制”兩個聯合實驗室,聯合開展科技攻關。
三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黃立認為,要加快構建以市場需求導向、成果應用導向的研發機制。近日,高德紅外與東風猛士和廣汽埃安在智能駕駛領域達成深度定向合作,將紅外熱成像技術向乘用車領域普及。
四是優化人才認定評價機制,培養大批卓越工程師。今年4月,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高德紅外獲得電子信息和機械兩個專業的高級職稱自主評審權,9月23日,高德紅外完成了首次高級和中級工程師自主評審,這也是湖北民營企業的第一次。高德紅外還參與了國家主導的工程碩博培養項目,更有方向性、針對性地培養科技人才,這也充分體現了我國舉國體制的優勢。
黃立表示,今年是華中科大建校70周年。70年來,作為工程師的搖籃,華中科大為國家培養了數十萬計的優秀工程師,相信新時代的華科學子將繼承發揚優良傳統,弘揚工匠精神、科學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在推進科技自立自強中建功立業,為建設科技強國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