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上下應該進一步樹立‘發展經濟就要大抓制造業’的決心,著力牽好戰略性產業集群培育和工業投資的‘牛鼻子’,重點圍繞抓供給、抓基礎、抓儀器儀表三方面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重塑廣東制造業競爭新優勢?!惫ば挪侩娮游逅彼L、廣東省制造強省建設專家咨詢委特邀專家王勇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日前,廣東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提出,突出制造業當家,高水平謀劃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王勇表示,廣東要以戰略性產業集群培育為抓手,深挖產業發展潛力,補產業結構短板。推動傳統支柱產業優存量調結構,重點提升新興產業的發展能級,前瞻謀劃未來產業,構建起各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
牽好產業集群培育和工業投資“牛鼻子”
南方日報:廣東一直是全國制造業第一大省。但近年來,其他沿海經濟強省也在加快趕上。廣東制造應如何保持并增強競爭優勢?
王勇:“十四五”期間,廣東應引導全省上下進一步樹立“發展經濟就要大抓制造業”的決心,瞄準廣東省制造業發展問題及短板,積極吸收借鑒沿江沿海兄弟省市的先進做法及實踐經驗,著力牽好戰略性產業集群培育和工業投資的“牛鼻子”,加強資源要素供給保障和區域產業協調發展,重塑廣東制造業競爭新優勢,加快建設制造強省。
一是建議以戰略性產業集群培育為抓手,深挖產業發展潛力,補產業結構短板。推動傳統支柱產業優存量調結構,加快推動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汽車、智能家電等傳統優勢產業優化升級,重點提升生物醫藥、半導體及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智能機器人、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能級,打造為在全國領先的新的優勢主導產業。前瞻謀劃未來電子信息、未來裝備、未來能源、未來生物醫藥、未來材料等未來產業。同時,要圍繞戰略性產業集群,加強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重點產業鏈補短板,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構建起各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
二是建議加大穩投資促消費力度,推動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補制造業投資短板。積極擴大制造業有效投資,進一步利用外資和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招大引強一批“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標志性引領性重大制造業項目,做好強鏈補鏈暢鏈護鏈的文章,引領帶動工業平穩增長。創新優化全省上下一體的產業招商引資體制機制,推進實施產業鏈“集群式”工程。
三是建議推動區域產業協調發展,加快培育全省工業發展新增長極,補區域協調發展短板。提升珠三角發展能級及輻射帶動作用,強化與香港、澳門合作,推動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帶、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提速增效,打造成為世界領先的先進制造業發展基地。深挖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制造業發展潛力,加大對粵東粵西粵北的政策傾斜力度,實行分地域差異化產業政策。
抓供給抓基礎 抓高精尖儀器儀表產業發展
南方日報:面對中美貿易摩擦、全球芯片短缺等復雜外部情況,廣東應如何確保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王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問題涉及的面很廣,但我認為關鍵是要推動制造業重點行業整體質量提升,具體需要落到制造業企業、制造業產品的質量提升上。我建議,重點圍繞抓供給、抓基礎、抓儀器儀表三方面,做好推動全省制造業質量提升、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這篇大文章。
一是以重點產業“鏈主企業”和整機企業為重點,自下游向上游、抓供給質量提升。目前,廣東省內華為、美的、比亞迪等整機企業、鏈主企業均已構建完善的、領先全國乃至全球的供應鏈體系,整體企業對其供應鏈上中游供應商的質量標準要求把控能力很強。建議重點引導位于產業鏈下游的鏈主企業、整機企業對標世界一流標準,強化全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的質量標準建設,帶動全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產品的整體質量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