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至27日,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副院長戴新華一行6人訪問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PTB)。這是疫情中斷國際交往4年來首次線下院級雙邊訪問,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計量院副院長戴新華對PTB此次熱情接待和40多年來對中國計量院的幫助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并轉達了中國計量院院長方向對PTB院長的問候與邀請。戴新華表示希望通過此次訪問接續兩院新領導班子之間的聯系,全面恢復兩院合作機制,夯實重點領域合作項目。隨后,她介紹了中國計量院的總體情況、研究進展及國際合作情況。
PTB副院長弗蘭克·哈蒂格(Frank H?rtig)熱情接待了代表團。他全面介紹了PTB最新情況,特別是面向數字化轉型、能源、健康、量子技術、環境與氣候以及系統計量6大戰略領域組建的“創新集群”(Innovation Cluster)跨學科合作模式。PTB開放了風能中心、時間頻率部、無機化學部、數字化轉型計量部、超弱磁計量組、生物分子測量組和生物醫學磁共振部7個技術部門,雙方在每個部門分別進行了長達1.5小時的深入交流。
中國計量院副院長戴新華與PTB副院長弗蘭克·哈蒂格合影
中國計量院代表團參觀PTB風能中心
此次訪問取得重要成果。一是就深化中德合作重新達成戰略共識。雙方就推進中德計量合作行穩致遠這一根本目標達成共識,同意就長遠性和全局性問題加強戰略對話。二是全面恢復兩院合作機制。雙方就每五年更新一次五年合作計劃、每年確定次年合作項目等機制達成共識,并就2023年和2024年的合作項目、訪問學者等具體安排進行了確認。三是夯實重點領域合作項目。國家“十四五”NQI重點專項和中國計量院“十四五”科技發展規劃對前沿和重點領域研究均進行了明確部署。此次訪問夯實了光鐘、焦耳天平、量子器件、數字化轉型、碳排放計量等重點合作項目,將共同助力雙方科研任務的落實。
在日趨嚴峻的國際形勢下,此次訪問確定了中德計量合作的持續向好,鞏固了關鍵戰略伙伴關系,對與其他歐美重點國家的雙邊關系具有積極帶動作用。訪問也為后疫情時代計量國際合作全局注入強大信心和力量,將為我國計量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持續發揮重要作用。
據悉,PTB隸屬德國聯邦經濟事務和氣候保護部,是世界領先的國家計量院之一。中國計量院與PTB在中德政府間《計量技術合作協議》框架下保持著44年的全面、深入、友好合作,高水平合作成果成為國際科技合作典范。2019年,雙方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德計量合作40年紀念活動。(文:蔡娟 圖:蔣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