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福建省從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福建篇章之戰略高度,以加快構建現代先進測量體系,提升計量科技創新能力,加快計量協同融合為重心,重磅發布《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實施意見”》,高規格頂層設計計量事業高質量發展宏偉藍圖。
計量科技謀創新
加強計量理論和前沿技術研究。加強計量測試理論、方法與應用技術研究。在量子傳感和芯片級計量標準技術實現突破,形成核心器件研制能力。開展電子信息和數字產業、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精密測量技術研究。
加強量值傳遞溯源技術研究。針對復雜環境、實時工況環境和極端環境的計量需求,研究新型量值傳遞溯源方法,解決綜合參量的準確測量難題。建立扁平化場景高適應性的量值溯源體系。推進計量標準及標準物質智能化、網絡化技術的研究。加強遠程監測、自動化檢測、在線檢測等技術方法的研究。
加強計量數字化轉型研究。推動全省跨行業、跨領域計量數據融合、共享與應用。加強國家計量科學數據中心分中心建設,開展計量數據的采集、管理和應用,為“數字福建”建設提供計量技術支撐。爭創國家計量數據建設應用基地。開展智能傳感器、微機電系統(MEMS)傳感器、數字化傳感器等關鍵參數計量測試技術研究與應用。健全計量數據管理制度,完善數據資源管理,提升計量數據資源服務水平。
加強計量科技創新生態建設。發揮科研院所及綜合性、行業性科技創新平臺的引領和導向作用,充分釋放企業技術創新活力,推進高水平計量基礎設施建設。發揮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計量優勢資源力量,積極培育計量科技創新基地和先進測量實驗室。加強“產、學、研、用”計量科技合作,促進計量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計量應用促提升
支持先進制造與質量提升。實施制造業計量能力提升工程。加強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建設,開展關鍵計量測試技術和測量方法研究,為產業發展提供全溯源鏈、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并具有前瞻性的計量測試服務。開展產業計量基礎能力提升行動,發揮計量對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的支撐保障作用。
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加強碳排放關鍵計量測試技術研究和應用,強化綠色低碳計量服務能力建設,為溫室氣體排放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提供計量支撐。推動成立國家碳計量中心,探索開展低碳計量試點。加強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福建)建設,強化能源資源和環境計量數據的分析應用。
促進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發展。加強人工智能計量基礎理論和檢測技術研究,提升人工智能領域計量測試服務能力。加強智能基礎設施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推進關鍵核心計量技術的研發。建立適用于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領域的評價標準和計量測試平臺,提升數據和知識協同驅動的計量測試能力。
促進海洋高新與航空航天產業發展。開展海洋裝備產業計量測試及應用技術研究,建立福建省海洋高端裝備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體系。加強航空航天領域計量溯源技術研究應用,建設北斗基礎產品檢測實驗室,探索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精確位置服務應用研究,提升衛星導航、無人機領域檢測能力。
測量體系重優化
構建新型量值傳遞溯源體系。緊密結合國際單位制量子化變革和數字化、扁平化量值傳遞溯源新要求,加快新型量值傳遞溯源技術研究,推動以量子物理為基礎的高準確度、高穩定性計量標準建設,構建依法管理的量值傳遞體系和市場需求導向的量值溯源體系。
加強計量技術機構建設。推動計量技術機構創新發展,提升計量技術機構能力水平。鼓勵計量技術機構建立智能計量管理系統,實施設備的自動化、數字化改造,建設智慧計量實驗室。
推進計量創新成果轉化平臺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創新提供優質計量測試服務。充分利用市場資源和力量,構建多元、開放的計量新格局,推動計量服務市場健康發展。
提升企業測量能力和水平。引導企業建立完善計量管理制度和保障體系,鼓勵企業通過測量管理體系認證。推行企業計量能力自我聲明制度,落實中小企業計量伙伴計劃,全面提升企業計量保證能力。
鼓勵社會各方加強對企業計量發展的資金投入和支持,健全激勵企業增加計量投入的普惠性政策體系,對企業新購置的計量器具,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