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長超過40%,在全部投資中的占比超過四分之一。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國家培育發展新動能、贏得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中央企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玉卓強調,中央企業要全力以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切實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緊抓機遇做大增量
新時代需要新的支柱產業,中央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找答案、做增量。
新材料是高新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今年5月,中國建材集團所屬中復神鷹年產2.5萬噸高性能碳纖維項目在青海西寧全面投產。該項目總投資達50億元,產品可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新能源等戰略新興領域。
“2022年,中國建材新材料板塊營業收入首破千億元大關,利潤總額、凈利潤占比達到50%以上;今年上半年,新材料板塊在市場承壓的情況之下依然表現可喜,達到了單月100億元的銷售收入。”中國建材董事長周育先表示。
在“雙碳”目標的背景之下,納米氣凝膠復合材料作為絕熱材料的佼佼者,其應用前景非常廣泛。保守估算,氣凝膠絕熱材料的全面使用可以降低40%~50%的工業高溫輸送散熱損失,節能量占工業整體能耗的8%~10%。中國化學所屬華陸公司已建成硅基納米氣凝膠新材料產業項目。項目自2022年2月投產以來,為各領域各行業節能減碳工作提供了性能穩定、品質優良的氣凝膠產品,經濟效益顯著,客戶反饋使用效果良好。
萬物互聯時代,只要需要感知的領域,都需要傳感器。作為國內MEMS慣性傳感器的先行者,中國電科產業基礎研究院所屬美泰科技搶抓汽車領域發展機遇,實現MEMS慣性器件與系統在自動駕駛市場的全覆蓋,成功入圍第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我們自主研發的MEMS慣性器件與系統現已累計實現百萬級裝車,并獲得多家重點新能源車企50多款新能源車型定點,MEMS壓力傳感器與芯片獲得200萬只訂單,安全氣囊加速度傳感器完成量產定型,正在國內主流車廠開展應用驗證。”美泰科技負責人王建志表示。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上半年,中國電信產業數字化業務保持快速發展勢頭,收入達688億元,同比增長16.7%;天翼云收入達459億元,同比增長63.4%。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表示,中國電信堅定并全面深入實施云改數轉戰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升級,持續強化價值經營,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助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兩類公司表現活躍
數據顯示,2018年—2022年,中央企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投資規模由0.7萬億元增長至1.5萬億元,占全部投資比重由12.8%提升至27%,投資規模增長115.2%,年均增長28%。
央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光是產業集團聚焦主責主業積極作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簡稱兩類公司)也頻頻出手,功能作用頗受業界矚目。
國投集團改革辦有關負責人表示,相較于產業集團,投資公司在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中可更加靈活開展股權投資。
國投集團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戰略選擇,加大投資布局力度。數據顯示,2022年,國投集團戰略性新興產業板塊完成長期股權投資占集團總投資的近50%;國投集團共有高新技術企業51家,較2020年初新增27家,新增部分中約70%通過投資并購實現。
“作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我們注重發揮產業引領作用,積極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國新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上半年,中國國新所屬國新基金成功入選國資委“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名單。國新基金積極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向戰略性前瞻性領域集中,支持科技創新、國資央企改革發展和轉型升級。截至2023年6月底,國新基金累計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224個,占總投資金額近80%;原創技術策源地項目28個、金額超200億元,央企產業鏈鏈長項目28個、金額12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