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2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資助名單,北京科技大學土木與資源工程學院何學秋教授牽頭承擔的“煤巖受載破裂性態非接觸電磁感知實驗儀”項目,獲得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
至此,北科大實現9年獲批七項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也是繼楊仁樹教授之后連續第二年在礦山開采領域獲批該項目,充分展現了學校在高端儀器研制方面的雄厚實力,是學校堅持行業特色、聚焦國家需求推進基礎研究、打造國之重器的具體實踐。
該項目面向國家地下工程煤巖動力災害防控重大前沿需求,擬研制煤巖受載破裂性態非接觸電磁感知實驗儀,形成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科學裝置,實現對煤巖破裂演化全程的破裂性態空間定位感知與原態再現。項目成果將為實驗研究煤巖破裂全過程性態演化規律,提供原創性的全新實驗儀器;為創新研發礦井煤巖動力災害非接觸監測預警理論、技術、裝備提供關鍵實驗手段,對有效預防煤巖動力災害、減少人員傷亡,保障能源資源安全具有重要實際意義。
據悉,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設立的重大標志性項目,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需求,以科學目標為導向,資助對促進科學發展、探索自然規律和開拓研究領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創性科研儀器與核心部件的研制,以提升我國的原始創新能力。
何學秋
何學秋,教授、博導,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1999),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和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任國際礦山安全科學與工程委員會主席、中安安全工程研究院理事長,任Int J Min Met Mater等期刊編委。已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九五”~“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和973計劃等國家級項目(課題)。發表論文400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20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70余項。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3項、省部級一等獎7項等多項科技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