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已來,經過對國內MEMS產業發展現狀的審慎考察和論證,鄭州開始破解困局,高標準建設的鄭州高新智能傳感器產業基地,或成為突圍關鍵。
據河南省公布的《2023年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鄭州高新智能傳感器產業基地項目”總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主要建設河南省智能傳感器MEMS研發中試平臺所需物理空間,包括測試樓、主廠房、動力中心、危廢品庫、硅烷站、氫氣站、化學品庫及配套用房、設施。羅永嘉也是鄭州高新智能傳感器產業基地項目負責人,他告訴36氪河南,MEMS中試平臺的誕生經過了長時間的論證。2022年8月,由省、市、區三級國資平臺共同成立了合資公司,鄭州高新區國資平臺鄭州高新產業投資集團成為股東之一;2022年9月至11月,由國內知名專家領銜進行了可行性研究評審論證;2022年12月組織召開了平臺項目建設運營團隊選聘會,展開商務意向談判。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中科院蘇州納米所、鄭州大學、信大研究院、鄭州計量院等單位愿意為MEMS中試平臺的建設提供設計、建設、咨詢等服務。河南省智能傳感器中試基地已經獲得省級中試基地授牌。
結合項目定位,平臺以科研、公益性質為核心,兼顧產業化培育需求等。中試基地將深入MEMS傳感器的核心技術,為企業和院校提供傳感器設計與流片驗證、傳感芯片封裝流片驗證、敏感材料研發、半導體設備量產、傳感器工藝研發、傳感器行業標準制定、定制化算法開發及行業趨勢方向研究等多項技術服務,為MEMS技術研發、分析、驗證、迭代以及技術產品化提供空間和設備支持,降低企業經營研發生產成本。
邁向千億級智能傳感產業集群
鄭州高新智能傳感器產業基地坐落在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由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負責建設。鄭州高新區是河南傳感器產業的核心支撐區。如何邁向更具競爭力的千億級智能傳感器產業高地?高新智能傳感器產業基地的建設,有望為該區域向上突圍找到自己的路。
據統計,鄭州高新區已集聚傳感器相關企業3011家,現有高新技術企業中有600余家與傳感器產業相關,占全區高企總量的 51%,奠定了高新區傳感器未來發展的基礎。從產業分布來看,主要集中于中游,傳感器、儀器儀表生產企業總數為1818 家,占傳感器產業相關企業的60.04%。在2022年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全國十大傳感器園區排名中,鄭州高新區位列第四,中部地區排名第一。
產業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的競爭。在羅永嘉看來,高層次人才的本地化是檢驗產業競爭力的核心指標。也就是說,一個區域不僅需要吸引和培養高層次人才的能力,還要能留住高層次人才,讓人才在產業鏈企業和科研院所之間合理流動。
無疑,鄭州高新智能傳感器產業基地將填補中西部地區 MEMS中試平臺的空白,助力鄭州高新區成為中西部地區MEMS高層次人才(團隊)的集聚高地。
根據規劃,MEMS中試平臺建成之后,一是結合本地企業需求,著力于扶持中小企業技術的研發驗證,科技企業培育孵化,積累技術人才;二是借鑒上海、蘇州成功經驗,加強科研院所合作,依托高校、科研院成立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平臺,支持鄭州大學建設微電子學院,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的同時,注重本地人才的培養。
展望未來,鄭州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郭程明介紹,經過3年建設,項目基地計劃引進培育10家龍頭企業,約100家上下游企業,約500家關聯企業,壯大傳感器及關聯企業規模,取得約100項科研成果,掌握10~20項關鍵技術,支持建設國家級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建成中西部一流的平臺,發展水平邁入全國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