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日6時23分,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預選著陸區。開啟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實施的樣品采集任務,即將“蟾宮挖寶”。
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制的三款激光器(測距模塊固體激光器、測速模塊光纖激光器、三維成像模塊光纖激光器),作為相關敏感器(激光測距測速敏感器、激光三維成像敏感器)的核心組件,搭載在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上,在落月過程中三款激光器由遠及近陸續開展工作。
測距模塊固體激光器從動力下降段初期開始工作,發射的大能量、窄脈沖激光助力系統獲得和月面的距離信息。
測距激光器
在對月降落姿態時,測速模塊光纖激光器開始工作,向三個方向發射單頻、低噪聲激光束,依靠頻率測量方式使系統獲得相對月面的速度信息。
測速敏感器激光器
在最后距離月面100米的懸停階段,三維成像模塊光纖激光器發揮作用,輸出高重頻、窄脈寬脈沖激光,確保系統瞬時對月面實施高精度三維成像,為選擇精確的著陸點提供依據。
三維敏感器光纖激光器
三款激光器繼承了嫦娥系列激光光源的關鍵技術,完成了測距、測速、成像多個場景的激光光源需求,提供多個維度的信息,為嫦娥六號著陸器最終成功著陸做出了重要貢獻,為達成“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自動采樣返回”目標又向前邁進了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