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車路云一體化"成為國內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熱門話題。隨著工信部等五部門發布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名單,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多個城市紛紛加碼布局,掀起了一波投資熱潮。據不完全統計,僅北京、武漢、長春三地的相關投資金額就已經接近400億元,顯示出各地政府對這一新興領域的高度重視和信心。
巨額投資背后的產業鏈機遇
在這輪車路云一體化建設浪潮中,硬件設備供應商將成為最直接的受益者。浙大城市學院文化創意研究所秘書長林先平表示,傳感器、通信模塊等硬件設備供應商將從中獲得巨大的市場機會。同時,操作系統、云平臺等軟件及解決方案提供商也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為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此外,數據服務等運營商及服務商同樣有望從中受益。隨著車路云一體化項目的推進,這些企業將負責網絡建設和運營,以及數據管理和服務,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和收益。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也認為,硬件設備供應商的收益將較為明顯,這一觀點與林先平的看法不謀而合。
地方政府積極推進,全面布局車路云一體化
各地政府正在積極推進車路云一體化項目的落地。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已啟動總投資額達99.4億元的車路云一體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計劃對6050個道路路口進行建設。同時,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還公開征集《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征求意見稿)》的意見,為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的完善提供法律支持。
長春市則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投入127億元用于車路云一體化建設,其中包括新建1400座5G基站,以及推動L2級以上自動駕駛車輛的生產和上路。深圳坪山區今年將完成車路云一體化項目基礎設施主體建設,并推動首批有條件自動駕駛車輛的量產、上路和運營。
車路云一體化項目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盡管車路云一體化項目吸引了大量投資,但業內分析師指出,目前這些項目的盈利模式仍不清晰。如何實現規模化應用和創新商業模式,仍是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然而,這也為相關企業提供了探索和創新的空間。
隨著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資,車路云一體化項目有望加速推進,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創新性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涌現,推動整個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需要積極把握機遇,不斷創新,才能在這場車路云一體化的浪潮中占得先機。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巨靈